郑州22年图书馆去留引热议 民众望保留文化温暖

2016年01月13日 1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周小云

  图为于1994年9月正式投用,位于郑州市南阳路6号的郑州图书馆老馆。 周小云 摄

  图为市民在郑州图书馆老馆阅览室阅读。 周小云 摄

  近日,河南郑州一座为民众服务了22年的郑州图书馆老馆,为给地铁线路让道或将拆除的消息,引发当地民众关注。对于此事,无论是借阅者还是馆方都渴望这座图书馆可以保留下来,希望这座面临快速发展期的都市,在改变交通及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能为这座城市留下文化温暖。

  于1994年9月正式投用的郑州图书馆老馆,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南阳路交叉口向北100米处(南阳路6号),毗邻大石桥高架,多条公交线路均在此处设站,交通非常便利。

  该馆占地面积11240平方米,馆舍面积9699平方米,藏书40多万册,办理借阅证近6万份,近年来每年接待市民超过100万人次。

  2015年9月29日,据郑州市金水区政府于发布的《关于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金水区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告》显示,郑州地铁3号线的金水路站、东风路站、农业路站等均已划出征迁范围。郑州图书馆老馆位置就在金水路站的征迁范围内。

  “一座城市,需要保留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图书馆或许培养不了名人,但至少是一个文化人可以栖息的地方,可以让退休人员歇脚,也能让年轻人在此安静下来,不要轻浮。”该馆的忠实阅读者76岁袁老先生,自图书馆启用后,他每周有4天都会来图书馆阅读。

  他告诉记者,本身郑州图书馆就是一块文化用地,前身是郑州露天剧场,这座具有时代背景的图书馆,只有留在城市老区,才可承载起这厚重的历史文化。

  被评为“2015年度郑州市图书馆十佳读者”的郑州市民李鹏,向记者谈论他的个人看法。他认为,现在的郑州正在面临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市民要去理解它,另外,建设者也要用一种新的思路和想法来改变目前这种交通现状,在扩大交通道路的同时,是否也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思路?

  “作为国家八大文化古都之一的商都郑州,如果一昧的去的变成钢筋水泥的大都市,而文化氛围越来越少,这座城市会让民众觉得没有温暖。”李鹏说。

  在图书馆办理借书的市民齐建超,接受采访时称,现在是全民阅读的时代,目前郑州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全民阅读量仍有差距,思维达不到,说明知识量还未能深入民众之间。当大家都在关注经济、环保的时候,文化也是不可忽略的。

  对于郑州市图书馆老馆拆除与否,该馆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只是张贴了《征求意见稿》,有关人员还并未和馆方正式接触,馆方也尚未得到拆迁告知。他坦言,图书馆应该设在人群最多的地方,受益的人则就更多,如果拆除,将会非常可惜。

  今日,对有关郑州市地铁3号线金水路站的规划方案问题,记者联系到郑州市城乡规划局。该局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郑州市地铁3号线金水路站的规划方案还尚未最终确定,方案涉及郑州大石桥及周边相关建筑,由于限制因素较多,因此郑州市轨道公司及设计单位提交了三个设计方案,目前正在进行方案比选。

  此前2012年,郑州市对报刊售卖实施“退路进店”,拆除全市共计421个报刊亭,不少市民表示遗憾,这在当时也让郑州成了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城市。时至今日,位于闹市区的郑州图书馆老馆去留一事,再度牵动着当地民众的心。

(责任编辑:王子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