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盐城市委关于制定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江苏沿海发展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省“七大战略”“八项工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富美高”为方向、“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为定位、“绿色发展”为路径,秉持“三先”追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厚德的美丽盐城。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努力实现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两个转变”,确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托底救助保障“两个全覆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5%,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创新创业活力彰显,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9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品质提升,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保持全省最好,建成国家生态市。民生幸福全面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000元、25000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水平和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民生优先导向、改革创新导向、绿色发展导向,着力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落实好五大重点任务。
建设万众创新的创业盐城。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新增创业主体28万人,努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一批高水平研发中心,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基本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十大工程”,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全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标杆,基本建成具有中高端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
建设合作包容的开放盐城。打造全要素现代化综合交通,积极构建以高铁、空港、海港为标志的区域对外交通大通道,加快高速铁路建设,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缩短与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真正迈入“高铁时代”。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优化沿海开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港城和经济区建设,形成“一带”(临海高等级公路沿线黄金海岸经济带)、“两核”(大丰港城经济区和滨海港城经济区)、“三区”(东台滩涂经济区、亭湖射阳生态经济区和响水工业经济区)、“多节点”(沿海重点镇及有关开发园区)的开发格局。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平台,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建成第四代中外合作园区,成为两国创新创业合作新高地。推动园区、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建设绿色宜居的生态盐城。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增长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美丽家园,加强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沿海综合防护林体系,打造绿色盐城靓丽品牌。
建设协调共享的幸福盐城。推动城市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提升“十大工程”,建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乡体系,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6%。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到2019年,年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成新水源地工程,从80公里外引进优质长江水源,彻底解决困扰我市多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对560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实现农村公交“村村通”。加快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管网实现市区、镇区、中心社区全覆盖。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建设风清气正的厚德盐城。放大“盐城好人”效应,大力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好风气,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彰显盐阜文化特色,建成一批“非遗”保护示范基地,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海盐文化品牌。创塑现代城市文明,加强公共文化、民主法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建成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精神成为推动盐城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力量。
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充分挖掘增长潜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现有企业支撑作用。落实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六条意见,强化协调服务,推进会展拓市、外向拓市、电商拓市,充分释放有效产能,切实提高企业增长面、盈利面,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支持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百项新增长点培育工程,推进企业制造装备升级、互联网化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强地产品配套,支持产业联盟开展配套协作。加强用地、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发挥投资消费拉动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科技、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形成新的有效供给。深化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促进“双十”“三重”“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实施技改升级工程,完成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00项,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扩大智能终端、智能服务等信息消费,壮大养老健康消费,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文化消费升级。
发挥镇村经济基础作用。加快乡镇中小企业园建设,新建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大力培植“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建设40个特色产业基地、10个协作基地、30个特色农产品基地。突出“增收、减负、化债”,规范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切实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
发挥全民创业促进作用。实施“创业盐城”行动计划,激发“八大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设立“无障碍创业绿色通道”。扶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私营企业2.2万家、个体工商户7.5万户。
二、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盐城行动计划,坚持产业创新、重大项目、园区载体“三个聚焦”,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个链条”,强化要素、政策、服务“三个保障”,推进产业创新“十大工程”。做大做强新产业经济,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航空装备、海水淡化等产业,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开展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抓好50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40个智能车间建设。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业产值达到1660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汽车后市场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平台经济、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设立市级优秀工业设计奖,创建10个以上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文化休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丹顶鹤生态旅游区、中华麋鹿园、大洋湾景区、大纵湖度假区、黄海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全力突破沿海生态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推进31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抓好10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推进企业“三自主”创新工程,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3-5个产业创新示范园区,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入实施“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专业人才,助力创新发展。
三、全力聚焦开放开发,推动沿海中部加快崛起
构建沿海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更大力度推进高速铁路建设,盐城至南通(通达上海)高速铁路年内开工建设,盐城至南京、徐州高速铁路开展路基桥梁施工,盐城至连云港快速铁路完成轨道铺设。加快大丰港区1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20万吨级散货泊位、滨海港区10万吨级码头泊位、射阳港区通用码头三期工程、响水港区5万吨级码头群建设,推动大丰、滨海港城经济区综合开发,支持大丰港区申报汽车整车进出口基地。继续实施南洋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新航站楼,加密飞往韩国、台湾等航线航班。建成盐丰高速、省道125市区段、滨海海港大道,推进省道233、351等干线公路建设。完善港城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提升港产城联动发展水平。
提升开发园区建设水平。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总体规划争取国家批准,推动产业园政策集成创新和自由贸易区政策先行落地。加快“一园三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功能配套,突破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办好第15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大力促进市开发区、高新区、环保科技城、智慧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点、保税物流中心,推动沿海经济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家级检验检疫平台。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提升与苏州、深圳、常州合作共建园区水平。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沿线产业带、城镇带、风光带建设,开发利用盐田建设用地资源,开工建设东台条子泥围垦二期工程。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百家央企、百家上市公司、百家跨国公司为重点,组织全天候、全方位产业招商活动。瞄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强化全产业链招商。突出各类开发园区主阵地作用,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全力招引外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中欧生态园、中德产业园,打造韩资密集区、台资新高地,全年利用外资力争突破10亿美元。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