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0日 谭君铁)

2016年02月06日 11:04   来源:梅州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0日在梅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梅州市市长 谭君铁

  各位代表:

  我代表梅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参议,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主要成就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致力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全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各项工作任务。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955.0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3.7%,年均增长10.4%;预计人均生产总值22041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3.5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6倍,年均增长21.6%;8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5亿元,其中梅县区在粤东西北74个县(市、区)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568.0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8%;完成进出口总额24.54亿美元,是“十一五”末的2.09倍。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大力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0.4:41.0:38.6调整为19.7:36.7:43.6,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五年新增4个省级工业园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8.1个百分点;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产加工等六大产业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84.1%;电力、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均突破百亿元;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5.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增加值416.5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五年新增1个5A级、6个4A级旅游景区和22家四星标准以上旅游酒店;信息产业方兴未艾,建成梅州家乐电商、梅县区电商等10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企业320家。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存贷比47.1%,比“十一五”末提高7.6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数量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城市经济加快发展,万达、碧桂园、富力、奥园等著名企业进驻梅州,五年投入471.9亿元建设客都汇、东汇城、万象江山、锦绣国际、海吉星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和物流园。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完成首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建成省质量监督稀土产品检验站和深加工农产品检验站;五年全市新增省名牌产品89件,中国驰名、省著名商标28件,专利授权量7221件,大埔青花瓷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072万吨,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为3.89%,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交通环境显著改善。围绕建设“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交通枢纽”,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努力构建内外畅通的交通体系。“十二五”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17亿元,是“十一五”总投资的2.6倍。梅汕客专动工建设;新增2条出省高速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223公里、达到482公里。梅县机场完成扩建,开通9条国际国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达22.7万人次。升级改造国省道285公里、县乡公路1300公里,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3200公里,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全面完成梅江、汀江、韩江航道整治工程。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五年来,共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537.9亿元,年均增长14%。梅县撤县改区,规划建设嘉应新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大到53.64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顺利通过复审,获评“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水利惠民工程成效显著,五年共完成城乡堤围除险加固112.6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4座、中小河流治理92宗,城区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扩建、改建3座城区自来水厂,建成15座城区和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老旧”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进,加强了镇村规划,完成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40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17个幸福村居示范片(线)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75.4%。

  ——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42.93万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金柚、茶叶等大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效益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10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76家、家庭农场852家,组建了12个市级农业协会。依托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等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市入选全省第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市,梅县区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平远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新增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农产品被评为广东“名米、名茶、名果”。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蕉岭成为全省首个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县,全市69个镇铺开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农村普惠金融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设立3家村镇银行,2个县农信社完成农商行改制工作,乡村金融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成立全省首个林业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县、镇、村的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村民理事会试点镇39个、村民理事会776个,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两轮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全面完成,全市937个省定贫困村和8.147万户、32.4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913.57亿元,年均增长27.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029元和11799元,年均增长10.8%和12.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12.7%。城乡住户储蓄存款余额达1061.2亿元,比2010年增长82.9%。每百户拥有小车14.68辆,是“十一五”末的2.78倍。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五大险种”综合参保人数达833.16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长34.4%。连续四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强县、强镇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支持嘉应学院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全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现全覆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正式运营。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规划启动实施。新增3处国家级、36处省级、8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举办三届世界客商大会、三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和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创作了《梦幻客都》、《客魂·家风》等一批文艺精品。获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华诗词之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印度洋之路”移民纪念项目在松口落成。梅县雁洋成为国内第二个“国际慢城”,蕉岭获评“世界长寿乡”,梅县、大埔、丰顺获评“中国长寿之乡”。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被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梅州五华队以中乙联赛第一名成绩成功“冲甲”,成为全国首支比赛主场设在县城的中甲足球队。完成118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和106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五年来,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底线民生标准持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5.94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43.8万人、培训劳动力19.9万人,扶持创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45%左右;新增养老机构40间、养老床位19035张,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3倍和11.6倍;实现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津)贴全覆盖,为80岁以上老人、60周岁以上困难群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1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发放药物,免费收治500名贫困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梅州城区60周岁以上老人和小学生、初中生等群体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开通梅县区城市公交;完善全市治安视频网、社区群防群治网建设;投资54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91万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0241户(套)。创新实施“客都民意警务”,五年均获评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市,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积案存量逐步减少。新增社会组织810家,发展273个志愿组织,志愿者登记注册突破15万人。“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市场和社会环境。我市成为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成立广东雁洋公益基金会,在民生、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领域广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监管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国防教育和动员、兵役、双拥等工作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有新进步,民族宗教、人事编制、妇女儿童和食品药品监管、统计、物价、供销、气象、打私、应急、人防、档案、方志、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社会和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53.7%,审批时限缩短64%。完成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两年新增5.3万户。完成市、县两级权责清单公布工作,实行“三单”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推进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五年来,共办理省人大建议14件、省政协提案20件和市人大建议283件、市政协提案1006件,办复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率、结案率均达100%。我市成为全省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之一。大力实施252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优化了行政流程,提升了行政效能。行政服务实体大厅、网上办事大厅和"12345"政府热线等服务平台建成运行,市直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大厅,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开展“梅州发布”微访谈,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梅州发布”获评人民网“十大最具亲和力政务微博” 。2015年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第六位、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位。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降低28.4%。建立市、县两级网上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落实“两大振兴政策”,聚焦“三大抓手”,大力推进“一区两带”建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较好基础。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投资的重要作用,全市23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6亿元,增长78.7%。梅汕客专建设进展顺利,龙川-梅州-龙岩高铁、鹰梅铁路、浦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建成通车,兴华高速公路全线动工,梅平、大潮(含大漳支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机场预选场址初步确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重大突破,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塔牌年产600万吨水泥生产线和梅州卷烟厂技改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全面启动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完成511.9公里年度治理任务;粤电大埔电厂首期一号机组建成投产;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二是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规划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并上升为省级发展平台。加快建设畲江至梅城、兴宁、五华县城等3条快速干线,保税物流、高铁商务区、空港经济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园、联邦快递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综合保税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全市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49亿元,产业集聚带入园项目累计480个。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市直机关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制度。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9亿元,增长9%。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新经济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5亿元,增长11.1%。规划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分别增长23%、20.1%。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成效明显,新增2家上市企业和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65.28亿元和736.41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5.9%。

  三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新城建设,调整优化江南新城规划,基本完成江南新城6.66平方公里征拆任务,安置区、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马鞍山公园和芹洋湿地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建成一批城市综合体。优化新区开发资本结构,成功争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推行“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建设模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抓好中期土地规划调整,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各县(市)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梅县区雁洋镇、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列入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

  四是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以招商引项目聚产业,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突出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制定领导挂钩招商和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共引进合同项目258个、投资总额913.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6个。发挥侨乡优势,以“汇聚客商力量、共创海丝未来”为主题,圆满举办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大会突出经贸招商、项目建设和扩大开放,现场签约项目81个、计划投资总额362.44亿元;在海外设立14个经贸文化联络处和10个旅游推广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贸、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五是全面完成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借力省直相关单位和广州市对口帮扶,坚持“靶向疗法”,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学技扶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筹集“双到”资金27.05亿元,实施了12418个产业、就业、助学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完成农村住房改造38853户,搬迁“两不具备”村庄7665户。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9.87万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8893元,分别比帮扶前增长了14.8倍和2.36倍。

  六是致力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全面完成“一消灭三改造”任务,完成碳汇造林50.85万亩,建成120公里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景观林带;规划新建34个森林公园、5个湿地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78%,居全省第二位。建立重点环境问题市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加强跨县河流水质管理和考核,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民生为重,81.1%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办好了十大民生实事。

  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奋进,开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崭新局面,奠定了振兴发展的良好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中央和省属驻梅单位、驻梅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梅州发展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来的历程,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从梅州的实际出发,扬长补短,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狠抓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实体经济,狠抓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才能夯实梅州加快发展的基础。必须抢抓发展机遇,争取和利用好原中央苏区、粤东西北两大振兴政策,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才能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量。必须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开放汇聚能量,才能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推动梅州经济行稳致远,社会稳定和谐。必须务实为民,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实事、解难题,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汇聚发展的最大力量,实现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的梦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与振兴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层次低,工业短板突出,重大项目和优势骨干企业少,支撑振兴发展的根基尚不牢固。二是“外通内连”的综合快速交通网络尚未形成,生产要素集聚度低,物流和生产成本较高。三是中心城区产业积聚度低,未能形成产城互促,对全市城乡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四是城乡基础设施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弱,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少数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

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0日 谭君铁)

2016-02-06 11:04 来源:梅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