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 曾永涛)

2016年02月24日 15:32   来源:安顺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在安顺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市长 曾永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成效最好、改革开放活力最强、人民群众实惠最多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紧紧围绕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总目标,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是安顺聚力提速发展、综合实力更加增强的五年。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32.9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20.36亿元,年均增长14.9%,是2010年的2.67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11.34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63.5%,是2010年的11.6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4.85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由34.5亿元和19.84亿元增加到97.6亿元和69.86亿元,年均增长23.1%和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7.65亿元增加到155.82亿元,年均增长14.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由362.19亿元和229.65亿元增加到852.75亿元和610.27亿元,年均增长18.7%和21.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4504元和3526元增加到22957元和7436元,年均增长9.6%和16.1%。在全省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我市排位从挂末上升到第五位。

  这五年,是安顺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基础更加夯实的五年。

  项目投资增长迅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7.5亿元,是“十一五”的8.61倍。实施市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889个,完成投资196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10个,完成投资1710亿元。实施“5个100工程”项目1309个,完成投资1501.14亿元。

  交通网络升级完善。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84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公里,安普、惠兴、六镇高速建成通车,安紫、花安、普织高速快速推进,2013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提等改造成效明显,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4600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沪昆客专安顺段及境内3个站点加快建设,安六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黄果树机场开通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昆明、杭州、丽江等地航线。

  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8亿元。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获国家批准立项,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成发电,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石朱桥水库下闸蓄水,新场河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顺利推进,纳井田、老营、猫洞河、红坪、三岔河、木拱河等水库开工建设。治理病险水库93座,新建堤防201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6万亩。累计解决55.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信息基础不断夯实。“三网融合”试点启动实施,与贵阳、遵义实现通信同城化,4G网络建设顺利推进,通信光缆线路总长达10.32万公里,行政村通宽带率达95.1%,自然村通电话率达100%,乡镇邮政网点运营全覆盖。西秀区列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

  这五年,是安顺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五年。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39.52亿元,年均增长69.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户。轻工业、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8.6%、48.8%提高到24.8%、67.5%。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黎阳产业园区、西秀工业园区、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列入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镇宁轻工产业园被确定为“贵州省轻纺产业示范园”。园区总产值由91.87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8户增加到307户。台泥水泥、华兴玻璃、久联民爆、天台山制药、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等一批建材、化工、装备、医药、特色轻工项目建成投产。

  农业现代化稳步提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蔬菜、茶叶、水果、烤烟、中药材、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粮经比由2010年的52:48调整为2015年的30:70,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连续位居全省第一,2015年达到30.5%。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8个,乡镇农业园区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95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到50%。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扎实推进,成功申报农产品商标879件、农畜地理标志产品8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培育了2个国家级、43个省级、193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及16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旅游升级版成效明显。黄果树、龙宫等景区品质全面提升,新增格凸河、旧州、云峰八寨、多彩万象、兴伟石博园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系列国际赛事和节庆活动,实现旅游与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黄果树智慧旅游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线上交易额达1.12亿元。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6亿人次,年均增长28.4%,实现旅游总收入1312亿元,年均增长29.8%。金融保险、交通物流、邮电通信、信息服务、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成效明显。201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0.17亿元,是2010年的3.08倍。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大数据信息产业初见成效,软通动力、蚂蚁众创空间、黔中创客小镇、黄果树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营。大健康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百灵制药扩能升级,苗立克、三力制药、中隆盛达等大健康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成功组建安顺市大健康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新型建筑建材业加快发展,建筑企业数量和资质迅速提升,石材产业欣欣向荣,晨春、天韵、玉腾等石材企业发展壮大,西南国际石材交易博览中心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永宁、普屯坝风电场建成发电,绿色动力垃圾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这五年,是安顺加强规划建设、城乡变化更加显著的五年。

  规划引领调控有序。大力推进多规融合,组织编制《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市县镇村四级规划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区域控规覆盖率100%,城市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规划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各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各县城近期建设区域控规覆盖率95%以上。规划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拆除违法建筑148.3万平方米。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贵安大道、安普大道、二环路等城市骨干路网建成通车,中心城区道路总长从193.2公里增加到311.2公里,中心城区面积拓展到90平方公里。万绿城、多彩万象等城市综合体建成运营。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平坝撤县设区,普定、镇宁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关岭顶云新区、紫云新城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4%,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行数字化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成一批停车场、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中心城区、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5.8%,城镇污水处理率91.3%,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2%。深入开展“五创”和“整脏治乱”工作,获评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村镇建设欣欣向荣。“8+X”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建成旧州、夏云、白岩、格凸河等一批特色示范小城镇。西秀区和夏云镇获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旧州镇获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园合一”、“1+N”镇村联动建设模式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涌现出小河湾等一批特色新村,滑石哨、桃子、浪塘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 曾永涛)

2016-02-24 15:32 来源:安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