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浙江草根创业群像:民间创业者实现梦想蝶变

2016年02月24日 16: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林波

  大学生创业课堂知识转化买卖经验

  如果说农民创业是浙江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创新基因的传承,那么如今创新创业力量集中爆发的大学生群体,则更能代表这个时代发展的特质与趋势。如今,原本象牙塔中的梦想者正全面演化为“创客”,他们把科技、知识甚至兴趣转化为生产力,改变着生产与生活方式。这股来自社会知识塔尖的驱动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

  Deano手绘POP教育培训、上帝视角无人机工作室、GOLDPLAY吉他工作室、“易少侠”电商团队、蔷薇遇见鹿手艺平台……走进浙江万里学院,这些新鲜又颇具创意的创业公司颇受关注。

  在这些创业作品中,来自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黎冠文同学的POP手绘培训经营模式项目,年产值已达到2000多万元。

  在浙江,无数像黎冠文一样的学子,通过他们的头脑风暴,正在引领和促进着高等教育创业创新生态的改进革新。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到访浙江大学时,曾勉励同学们用创业创新的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2015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在浙江省建设30所左右示范性创业学院,形成1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而2014届浙江大学生毕业的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创业率已达到了5.04%,高于全国高校水平。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也改变着许多大学生的人生轨迹。

  2014年6月,胡晓峰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后,毅然走上创业之路。他将视角投向农村电商,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秋怡枇杷花有限公司。

  在胡晓峰的家乡浙江象山,有着丰富优越的白枇杷资源,而白枇杷花则是“清润、止咳、清热”的良品。秉持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特产的理念,他们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三角包袋泡茶生产线,研制白玉琵琶花饮系列纯天然饮品。

  “我一边摸索,一边前行,我想我还年轻,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创业的心态,胡晓峰显得非常乐观,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美好的尝试,未来不可轻易猜测,但他会努力前行。

  他是一个缩影。在浙江,浙江大学创业率稳居全国高校首位,而仅在杭州一地,平均每天创业当老板的大学生就有11人,从事相关创新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

  杭州大学生创业可获30万元贴息贷款、宁波大学生网络创业可领取一次性网络创业补助5000元……吸引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是弥漫在之江大地上的跃跃欲试的氛围。

  创办过画室,成立过动漫设计公司,注册过视觉设计事务所……毕业于宁波大学艺术学院的金崇松创业经验可谓是“丰富多彩”。近期,金崇松推出了他的第六次创业作品——云麻豆APP,一款帮助中小网商直接找网拍模特的担保寄拍平台。

  创业难在哪里?好在有创意,难在缺资金。创业初期,资金成了压在金崇松心口的一块石头。而那时,适逢宁波市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政策。金崇松的创业之路也因此而继续绽放。金崇松强调他不介意告诉别人这是他的第六次创业,有过失败才会成功。

  在浙江这片双创沃土,大学生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创业的新贵。或许在若干年后,真如人们所想,下一个阿里巴巴、下一个马云,正将在他们中诞生。

  浙商再创业追赶时代潮流不言弃

  农民创业洪流再起钱塘,大学生创业风生水起,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剧本里,浙商并没有失去他们“主角”的身份。活跃在时代潮流中的浙商们,同样成为这波创业潮的推进者,和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者。

  在浙江,每个时代,浙商的探索拼搏,都代表着浙江精神的一次次开拓。

  谈起中国汽车,谁都无法绕开李书福的名字,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造汽车的时候,第一个造出了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低价汽车;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获得国家允许进入小轿车生产领域时,第一个获得了生产许可;他在没人认为可以收购国外汽车时,全资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

  作为一个从浙江小县城白手起家的私营企业家,李书福在自己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轻视小觑。但天道公平就在于,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逆转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民众今天看到的存在。

  在浙江,李书福、宗庆后、鲁冠球等老一代浙商的再创新、再发展一直激励着浙江商人的勇往无前。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更多不为人知的浙商元素正在用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在这片热土上拼凑起浙江创业创新的版图,演绎燎原的星星之火。

  万马和他的“认仕医生”平台,便是这个“版图”上的主角之一。

  万马是“认仕医生”平台的董事长兼CEO,但其实他叫李成君,而这个面相憨厚的浙江“80后”小伙更喜欢别人称其为“万马”,这是他在公司的“花名”。

  经历过在医疗行业两年的学习积累,以及在阿里巴巴三年的浸染,性格稳重的万马选择在他认为最合适的节点,联合他的五位朋友开启了创业之路。

  他们的思路,便是打造“认仕医生”,一个运用“互联网+”医疗特点抓住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让病人通过开放的信息平台更好找到医生,而医生通过个人品牌的建立,努力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企业也可以用这个平台进行最新药品与器械信息的植入。

  在2015创客空间·基金项目海选总决赛舞台上,万马和他的“认仕医生”凭借精彩表现最终夺得亚军,“认仕医生”也获得了深创投的战略投资。

  这是一个创业者“恰逢其时”的好年代,大众创新的热情被点燃,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碰撞之后中尽显智慧火花,当创造潜能遭遇平台引导与资本助力,犹如有了一条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

  在浙江省省长李强总结的浙江人创业三个特点中,第一个便是草根经济。人人创业、大众创业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无中生有的商业奇迹。

  当下,回归,已成为全球浙商创业的流行语,同时也是浙江全省最强劲的政策主题词。

  近年来,浙江省在财政层面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浙江省创业创新高地。如今,浙江的众创空间数量占到全国各省中第3位;2015中国最宜创业城市排行榜中杭州排名第三;全国创业创新大赛,浙江获奖数超过总数的40%……

  怀揣梦想并践行梦想的人总是令人尊敬的,无论是成功的人,还是失败的人,勇于尝试总归是生活中的英雄。

(责任编辑:庄彧)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