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的同时,法治政府建设继续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9件、政协提案402件。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市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网上办事大厅拓展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网络问政、纠风工作力度加大,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受到严肃查处。
刚刚过去的2015年,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备战“十三五”的各项谋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谋划潮州发展新格局。继续紧抓交通扩网提速、园区扩能增效、城市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厦深高铁潮汕站规划升级为粤东区域中心枢纽站;编制全域规划,谋划“八网+产业”发展,启动闽粤经济合作区和高铁新城建设,推进韩东新城和凤泉湖高新区发展,“一中心三片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增强加快发展新动力。开展八场次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大唐集团、省交通集团等央企、省国企合作,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获得省七大银行综合授信708亿元,成功举办潮州婚纱晚礼服时尚周,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创造社会建设新成果。深入推进以抓“三治”、清“三资”、治“三乱”的“三大整治”,开展“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活动,抓好凤凰洲、瓷泥厂、交通秩序等综合整治,推动“平安潮州”建设取得新突破,成为粤东最安全城市;设立潮州公益文化基金、韩愈教育发展基金、绿色生态发展公益基金,成功举办第六届粤东侨博会,创造了抗击登革热疫情的地方范例,申获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四是提升政府工作新水平。启动基层工作推进月活动,建立政府顾问制度,举办政府顾问决策咨询年会,下放市级审批权限193项,争取并获得人大立法权,全面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动政府工作务实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以及驻潮部队、武警官兵、驻潮部省属单位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不仅在应对挑战中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加快发展的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上级精神和潮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辩证思维,善于从战略上谋划潮州发展,对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周密部署;四是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加强重点领域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市场主体不够多,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二是农业现代化步伐偏慢,工业集约集聚程度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两违”整治任务艰巨,城乡发展环境仍亟待改善。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够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依然不足。五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担当不够和消极腐败现象,依法行政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一中心三片区”建设、实现凤凰展翅腾飞的重要时期,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变化,立足新常态、完善新思路,抓住新机遇、推动新发展。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和各种因素,预期发展目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20年达到17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以上,到2020年达到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力争到2020年达到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年均增长25%左右;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6%以上。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部署,围绕“一中心三片区”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激发经济原生动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潮州。
(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全域规划,推进“八网+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一中心三片区”,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注重产城融合发展,推进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建设,加快“三农”现代化步伐。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积极孕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潮人生态家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培育保护生态系统,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动“三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四)坚持开放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面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抓好“海丝”、闽粤、中潮“三大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把潮州打造成具有国内示范性、国际影响力的“海丝”节点城市,塑造“海丝文化重镇、潮人精神家园”城市形象。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创社会民生福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保障底线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平安潮州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业、精致、感恩、包容”优秀文化特质,打造国际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六)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有力有为政府。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市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建设法治潮州,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行政服务体系,加快延伸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清理行政职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阳光政府”,促进行政权力高效规范运行。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