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资源共享成果丰硕,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已经成为京津冀旅客游历世界的重要口岸。本报记者 王涛 摄
团泊健康产业园吸引首都医院资源聚集。本报记者 钱进 潘立峰 摄
京津旅游协议签订,北京游客乘专列到天津旅游、过年。本报记者 钱进 摄
京津冀三地定期举行卫生应急处置联合演练。本报记者 王倩 摄
旅游一卡通方便京津冀游客相互“串亲戚”。本报记者 钱进 摄
靠同一燕山山脉,同饮一湾滦河水,京津冀山水相连,休戚与共,在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共享空间广泛,合作前景可待。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确定以来,三地在推动社会资源协同发展、探索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实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上做了有益尝试,合作正在进行。
医疗
一个平台信息共享资质互认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与北大医学部推进“共建五中心合作”,已签订第二轮五年合作协议,进入“全面合作、委托管理”的第二个五年合作计划;
首都儿科研究所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展开“促进京津儿童健康、防控儿童成人慢病合作计划”。蓟县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武清区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形成中医联盟。同时,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天津分站正在积极筹备建立,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王孝涛传承工作室天津分部;
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承德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承德市肿瘤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通过开办分院、签署合作协议等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2015年9月,三地卫生计生委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将在区域医疗服务合作、公共卫生服务区域联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对接、构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调机制、妇幼保健合作、区域卫生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基层卫生合作、区域内健康服务业发展、示范点地区合作等共十个方面加强合作。
三地签署了首轮为期五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在重大疫情联防联控等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人员、物资等资源共享;签订了《京津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京津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沟通协调、人才培养交流、信息互联互通、技术合作共享、监督执法协同等工作机制;签订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采供血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创建区域化采供血保障体系。
在引进首都医院建设资源方面,天津积极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建设项目和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的糖尿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落户天津团泊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血液病医院和天津地区规模较大的糖尿病专科医院。目前两个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
记者从卫计委了解到,未来本市将做好作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基地的医疗配套建设,通过联合办医、合作共建、公建联营、整体或部分托管等方式承接首都医疗资源,引导在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静海、宝坻、武清、宁河、滨海新区转移;进一步研究三省市跨区域设置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等政策措施;针对首都医疗资源密集,外来人口就医压力大等问题,积极吸纳更多到首都就医的需求,更多、更好地为津城周边河北省有关市县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在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工作计划中,京津冀三地相互开放卫生计生数据库,联合推进医师和护士在三地电子注册并共享信息,互认资质;协调制定药品招标的政策和价格,推进区域联合采购,降低招标价格,开放三地药品耗材招标数据;逐步落实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三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建立京津冀三地共享的影像诊断中心;逐步建立京津冀就诊预约渠道和转诊制度;利用三地优势,建立京津冀三地区域会诊中心,发展远程医疗和视讯系统。这些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逐步落实。
教育
一堂示范课 连接三地优质教育资源
整个寒假,北辰区的多位中小学名师都在忙着优质“示范课”的准备工作。在未来五年里,京津冀三地的中小学名师们将联合推出1000节优质示范课,三地学生也将共享这些名师名课资源。此外,三地还将合作培养培训百名教育领军人才,共同培养培训100名骨干校长(园长)和100名名师,建设“名师工作室”,组织万名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互动交流。
除了在基础教育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外,在职业教育方面,两年来,本市先后举办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新能源、石油化工、环保产业和交通产业等8个产教对接会,200余家组织机构达成了构建“五大平台”。天津市教委还与河北省教育厅签署了《津冀两地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石家庄市教育局现代职业教育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院校管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2014年12月3日,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河北工业大学意见正式生效,河北工业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由省、部、直辖市共建的大学。根据共建意见,在河北省主导、教育部支持的基础上,天津市将加快推进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市共建,加大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力度。
这样的合作未来将更加深入。据了解,今年本市教委还将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动京津冀高校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吸引首都名校在津建立分校,支持本市高校与京冀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本市重点实验室和素质教育基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面向京冀开放。
旅游
一个网络 绘就三地畅游蓝图
“一卡通”联合布局三地旅游线路直通车,“一路通”实现人、物、信息、资金互留互通,“一网通”网罗三地旅游资源共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本市联合北京、河北两地,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探索实现旅游组织一体化、旅游管理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旅游协调一体化的旅游发展目标,成为了京津冀旅游发展的黏合剂。
天津蓟县,北京平谷区,河北省兴隆县、遵化市、三河市联手打造“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实现了京津冀三地旅游方面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三地旅游部门已联合发布旅游线路56条,开通京津冀旅游直通车40多条。今年三地还将依托京东五地皇家文化产品、红色教育基地、山林地貌等资源,再推6条精品旅游线路。
目前天津已开通北京、石家庄、唐山、沧州等地多条旅游直通车。为满足京津冀三地游客出行需求,天津盘山景区还开通往返北京以及河北石家庄、廊坊、保定、张家口、沧州、唐山、秦皇岛、衡水的旅游直通车。北京和天津的旅游集散中心已开通至河北的10余条旅游直通车,包括避暑山庄、北戴河、白洋淀、野三坡、山海关等景区。同时,还开通了“大好河山张家口号”“衡水湖号”“西柏坡号”“正定号”旅游专列。
同时,本市与北京、河北联合编制的“一本书、一张图、一张网”,成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市场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三地经过踩线、设计、论证共同推出56条京津冀旅游线路,其中北京出发18条,天津出发18条,河北出发20条;天津旅游部门参与制作了《京津冀旅游手绘地图电子版》(初稿),待三地审核通过后将向社会发布,将京津冀三地主要旅游景点、景区交通以及景点介绍呈现在一张电子地图上,便于游客查询和出行;开通了京津冀旅游网络平台。
人才
一个通道 连接引智引才大市场
2015年,留法归国的刘挺将自己的事业版图向外扩张了一大步:在北京询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任CEO的他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落地,注册成立了天津挺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为移动互联网深度搜索引擎。其中网站模式采取的分布式实时数据抽取系统和客户端采用的个性化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均取得了专利。
同年的8月26日,在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举行的京津留创园暨创新成果对接会上,来自北京的46家留学人员企业,携电子信息、环保、电子商务等领域的49项高科技项目来津展示,与本市10家留创园及11个重点区县对接洽谈,初步达成移动医疗网和手机血糖仪、医费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光电材料等项目落户及技术合作意向13项。
为发挥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先后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河北省人力社保厅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和人力社保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凡持有属于国家设立的职称系列、三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工作调动不需要更换资格证书,可由用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和认定相应从业资格。三省市人力社保部门还建立了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合作机制,每年组织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主管部门对接会,定期开展留创园区对接交流。2015年,本市还开展了清华、北大学子天津行活动,专门组织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招聘周”。
下一步,天津还将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人才合作,推动人才政策相互衔接,联合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统一发布人才政策和需求信息。推进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建立“两院院士”“特贴专家”“特支计划”人选、高端外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成果展示、技能交流、技能竞赛、绝技绝活传承等活动。
今年还将推进三地互设人才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跨区域流动提供便捷的就业、培训、异地人事代理等咨询服务。京津相互开放异地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力资源外包合作渠道,为人才跨区域流动提供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