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京津冀:三地融合 人的故事最精彩

2016年02月26日 17:04   来源:天津日报   张立平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张立平

 

  何永勇

  何永勇 清华大学高端院副院长

  走出校园 做的是加法

  正月初七,当整个清华园还沉浸在惬意的假期之中,何永勇已和他的同事们从北京出发,一路“地铁+城际”,赶到百公里之外的东丽上班。

  在校园里做了二十几年学问,何永勇的人生,在他45岁那年变得有些不同。

  2014年7月1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出后仅5个月,面对全球“再工业化”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东丽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约,作为引入首都优质资源的重要成果,清华高端装备研究院(简称高端院)正式落户。

  身为高端院副院长,同年8月1日,何永勇搬进了华明高新区科创慧谷工业园的崭新办公室。

  东南大学博士毕业、上海交大工作两年、清华大学任教17年,一直生活在校园里的何永勇如今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一半时间在天津做管理,一半时间回学校带学生;一半时间与企业、政府、市场沟通,一半时间静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相比于之前简单、安静的生活,现在则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一年来,与何永勇一起开启“双城”生活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最初包括他在内只是4人的核心团队,现在全院在编人数达到130人,其中近40%是来自清华的骨干教师以及校友,目前整个高端院已经汇聚了17个研究所,其中5个研究所成立了公司。

  何永勇坦言,清华之所以鼓励科研团队将一只脚迈出校园,是为了敦促自己做更多的加法,清华人是有梦想的,希望自己的技术成果不是止步于实验室,而是能够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恰好天津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丽区“大院大所”的发展定位与清华不谋而合,高端院的成立促进了更多优秀成果转化、落地。

  其实在此之前,清华大学在全国已建设了8个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高端院成为第9个外派科研机构。另一个现实情况显示出清华向外延伸的紧迫。何永勇说,包括他在内,很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近年来受制于学校物理空间的不足,科研和办公场所愈加紧张。受制于空间面积,稍大一点的项目,开展起来就颇受限制。

  “到这儿就完全不一样了!”何永勇办公室所在的科创慧谷4号楼两个月前刚刚完成装修,目前这里是高端院的科研总部、研究所以及各职能部门所在地,相邻的5号楼是根据上下游产业的需要而引进的相关企业,此外在华明低碳产业园还有1处中试产业基地,3处科研及办公场所总计5万平方米。更加令何永勇满意的是,高端院的落户,得到了本市及东丽区的大力支持。东丽区政府专门建设了人才公寓,配套设施齐全,符合条件的人才可拎包入住,这免去了很多家属的后顾之忧。

  一向被认为是沉稳、理性的工科男,何永勇在高端院这个平台上,展现了新的创业热情,这种热情他也在很多同事身上看到。2015年,高端院17支研发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到了7000万元,涉及的领域包括机器人与自动化、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摩擦学等多个领域,一个值得振奋的事实是,清华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自己的科技成果放到此处中试及产业化。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