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环绕下如何兑现红利?

2016年03月23日 10:54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自贸区环绕下如何兑现红利?

  对接自贸区,中山在跨境电商领域已经率先发力。 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待解题

  中山处于广东三大自贸片区的圆心范围,半径不过200公里。由于拥有更高的管理自由度和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周围三大自贸区对中山或将形成“虹吸效应”,产生投资转移、集聚牵引、创新挑战、人才外流等情况。在此背景下,中山如何才能兑现政策红利?

  兴中策

  利用临海工业园“离岸孤岛”、“后进后发”的优势,探索实施一切复制推广的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

  区域 竞合

  作为广东建立粤港澳金融合作创新体制、探索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战略布局,去年三大自贸区陆续挂牌,并在近一年里向包括中山在内的周边城市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加速对接三大自贸片区,在珠三角城市中已经形成广泛共识。

  但对于中山而言,相比佛山、东莞等城市,其与自贸区的关系或许更为特殊:处于三大片区的圆心范围,半径不过200公里,既有对接自贸区的天然优势,也有陷入“虹吸效应”的危机。

  随着南沙、蛇口、横琴自贸片区建设的深入,处于三大自贸片区“包围之中”的中山该如何自处?在没有自贸区政策的背景下,中山又如何获取制度红利做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邓泳秋

  先行先试

  自贸区政策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尽管已经过去近一年,但每当回想起自己怀揣一纸请示,在市政府三楼会议室紧张地等待市领导接见的那一刻,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心中仍旧为之振奋。

  当时,他手里的是一纸新的设想——创新外贸发展新模式,而这一设想需提请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目的是如何利用好保税物流中心现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升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更好地对接广东自贸区改革政策的溢出效应。”张建华说。

  去年4月10日,中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民众镇保税物流中心揭牌,该园区首期将改造建设跨境电商通关监管区、保税仓储中心及电商办公区,这意味着中山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这两种外贸新业态实现了突破。

  “上海自贸区内不同的监管方式,催生了新的交易方式和业态。跨境电商作为新的贸易形态,成为新常态下企业抢抓自贸区机遇的一大尝试。而在广东自贸区挂牌前,我们已经在着手研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发展新模式,要把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在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复制落地。”谈及园区对接自贸区的设想,张建华兴奋地介绍道。

  事实上,广东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中山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先行先试,已让部分本土企业尝到了甜头:借助由中山海关和威高物流集团共同搭建的跨境电商系统,企业通过不同的电商平台接到订单后,便可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服务完成备案、通关、物流等环节,不仅完成了海关监管,更缩短了交易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三大自贸区挂牌以来,经过中山市委、市政府与各口岸部门的努力,该市在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复制推广方面。比如,对于已经公布的“14+11”复制制度,中山已经有保税展示交易制度等9项制度落地。

  另有9项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制度,如果符合海关总署等部门要求、企业具备相关资质并提出业务需求时,中山将立即着手复制;而其余7项制度,只要企业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到位,今年也有望复制落地。

  从企业的自觉探索到市级层面的战略部署,中山对接三大自贸区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

  加速融合

  金融业态互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将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东边毗邻香港的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则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而西边与澳门隔水相望的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将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尽管分工不同,但自挂牌以来,其借“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从未停顿:去年7月,南沙、横琴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启动;12月,首个前海离岸人民币资金价格指数登台亮相,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前海价格”走到了公众面前……这都标志着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正在步步深化。

  搭乘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多家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的中山分行,也纷纷为本地企业搭起与自贸区内金融服务的桥梁,让中山企业也能享受自贸区金融服务。

  在广东自贸区挂牌当天,中国银行南沙全球金融服务基地、农业银行自贸区“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交通银行综合金融创新平台、平安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等也授牌启动,开展跨境和离岸业务,包括人民币跨境使用、企业境外融资等。

  据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方面透露,在该行南沙全球金融服务基地成立后不久,省行已跟其沟通关于为中山企业提供自贸区金融服务的事情,相关对接的方案正在紧密制定当中。广发银行方面也表示,如中山企业在自贸区注册,已享受到该行提供的自贸区金融服务。

  “2015年,横琴新区的金融企业达到2018家,注册资本1690亿,如果中山与横琴对接,那我们发达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可以很好推动中山实体经济的发展。”横琴新区政策法规室副主任王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深度对接

  探索建立复制推广离岸实验区

  而另一边,借着便捷的地理优势,中山也引来了三地的企业资源。去年6月,来自深圳市前海的钱爸爸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开业,这是该公司继罗湖、福田、广州天河之后诞生的第四家分公司,“未来深中通道开通后,从中山到深圳前海只需30分钟,我感觉这里将会成为第二个前海。”深圳钱爸爸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家诚在跟随深圳贸促委来到中山考察时表示。

  不难看出,目前广东自贸区和中山企业之间的流动和互补,均相对顺畅与和谐。然而,中山若想获取更多的制度红利,打造经济“升级版”,还需在管理机制改革、行政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应用、特色产业融入等方面发力。

  本月初,一份由中山市政协和海关历时一年多调研而成的《中山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报告》讨论稿(以下简称“讨论稿”)出炉,在具体如何加快对接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上,该讨论稿出具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在促进产业稳增快转方面,讨论稿指出,应以翠亨新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复制推广离岸实验区”,有针对性地推动临海园区发展。

  讨论稿建议,推进临海工业园政策叠加,对接战略布局、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三个方面,继续推进“综合保税区”申请与建设工作,优先形成与自贸区对接的政策基础。据了解,当前全国各地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25个,作为政策最为便利优惠的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跨境工业园区等特殊监管区域超过20个,珠海目前正积极申请在高栏港成立综合保税区。中山目前仍没有一个可以应用高端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可利用深中通道获批建设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申请步伐,争取早日获批。

  同时,讨论稿也建议中山加速推进临海工业园对接自贸区试验区,并同步将中山对接自贸区制度在临海工业园区试验,逐步将其打造成为自贸区的合作拓展区、粤港澳服务业开放先行区、高端制造业承接区、中瑞产业合作区。

  ■样本

  民众镇:完善双向交通连接南沙片区

  从近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山东部镇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打“南沙牌”,在发展环保化工、造船等大型基础性工业上与南沙实现有效对接。对中山东部三角、民众、火炬区几个镇区而言,南沙与东部镇区已逐渐连成一个经济体。

  以民众镇为例,目前越来越多来自南沙自贸片区的汽车零部件、特殊钢材、高档办公家具等优质项目计划落户民众镇。而该镇也积极开展园区整合,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土地和环境资源,接受南沙自贸区的产业辐射。

  在该镇党委书记李磊坚看来,要承接南沙自贸片区辐射,首先要加快交通建设实现紧密对接。“交通曾是制约民众发展的主因,也是未来后发赶超的关键。”李磊坚坦言。

  在对外的交通方面,该镇全力配合横二线三标段、番中公路扩建等省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交通路网。目前,镇内最后一条市级断头路阳光大道接三角镇福源路工程已通车,这大大地缩短了该镇至中心城区以及阜沙、黄圃、港口等东北镇区的出行距离。

  而在镇内的交通基建上,该镇大力推进民众大道南延伸段道路及排水改造、沙仔大道延伸、“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道路建设、环镇路扩建等工程。

  承接自贸片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外溢方面,民众镇也在行动。去年11月20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试点首票“保税展示交易”业务,一批红葡萄酒由优传酒业向海关申请保税出仓,并在中心内门店进行展示展销。自此,“保税展示交易”制度正式落地中山关区。

  5年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不断推动该市的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并形成聚集规模效应,提升了中山在珠三角的区位优势。随着广东自贸区的深入建设,中山将更加重视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赋予其新的历史任务。如何进一步用好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这一平台,吸引和承接来自南沙的优质项目?

  目前,利用毗邻南沙自贸片区的区域优势,民众镇已促成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与广东卓志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镇内建设“中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市场采购出口服务平台”,促使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两种外贸新业态取得新突破。

  ■声音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枢纽优势变现“左右逢源”方能突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从边陲小渔村变为国际大都市,除了政策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毗邻香港的独特位置让深圳成为香港产业辐射区。时下,随着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的加快建设,中山在珠三角的“枢纽”位置将从地图上变为现实,也面临着与当年深圳相似的重大机遇。

  在产业辐射中,无论是从深莞到珠西的自东向西辐射带,还是以广佛到江门的自北向南辐射带,中山都处于这两条黄金走廊的“桥头堡”位置,尤其是在前海、南沙和横琴三大自贸片区的“包夹”之下,中山所寄予厚望的翠亨新区也迎来了“左右逢源”的战略布局。

  对于中山而言,“十三五”战略布局突破传统的“小珠三角”局限尤为重要。随着深中同城化的推进,珠江口东西岸之间的阻隔被打通,中山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日益凸显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岸的要塞,也成为承接广、深两个创新龙头城市创新发展要素,并传递给粤西地区其他城市的“二传手”。

  需注意的是,广东各个自贸片区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澳门临近珠海,两个区域之间能够产生共鸣、实现共赢的合作项目和空间已经挖掘得差不多。另外,澳门地域狭小,很多领域需向外拓展。除了往珠海寻找外,显然最具有区位优势的就是中山。双方合作空间越来越广是自然的事情。

  而中山对南沙自贸片区的承接,可把眼光集中在保税物流方面。中山可以打造成为南沙的仓储中心,发挥好仓储费用比自贸区仓储成本更低的优势,成为区域性智能物流服务中心。

  倘若能当好三大自贸区的“辐射区”,这将成为中山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邮政集团中山市分公司总经理何小明: 努力建成自贸区辐射区的首批示范区

  中山不是自贸区,但可以努力建成“自贸区辐射区”的首批示范区,研究好对接战略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迫切。我认为对接主要有几个层次。

  一个是制度的对接,自贸区很多制度是创新性的,中山动作应该更快,自贸区新制度一出来就要跟紧,能复制的直接复制,不能复制的根据实际情况再修改、完善;

  第二个是系统的对接,这里又包括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办事机构的对接等,可能涉及很多部门和事项,琐碎繁杂,但只要我们去推动,总能取得一些成效、争取一些便利;

  第三个是区域的对接,比如我们的神湾就是粤澳游艇自由行的试点,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强化跟澳门的联系,扩大对外开放力度。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