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争稳求快 闪亮开局

2016年05月17日 13:20   来源:新华网   王存理 宗巍

  春夏之交,白山松水绿意盎然。田间地头,春耕有序展开;工厂车间,项目竞相推进。

  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号角,吉林省启动“三早”行动抢抓项目,持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力打造发展软环境。今年一季度,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变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开春抓“三早”:全力做好开局文章

  4月18日至19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三早”行动在吉林打响。19位省领导率领15路调研组奔赴全省各地111个项目建设现场,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项目发展、以攻坚克难的气势解决项目难题、以善始善终的作风保障项目完成。”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进入项目施工黄金期,耽误一天都是重大损失,必须迅速掀起项目建设高潮,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

  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吉林坚持稳字当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落实中央精准调控政策,加快实施去年出台的28条定向精准调控意见,注重抓趋势、抓重点、抓市场。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吉林创新开展助保金池业务。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助保金池14个,累计发放助保金池贷款92笔、金额5.7亿元。

  同时,吉林加快在供给侧改革上精准发力,重点是“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陆续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1.2个百分点缩小到0.5个百分点,实现了良好开局。

  产业发展新气象:一穗玉米的中东之旅

  在公主岭市农嫂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有序打包一穗穗玉米。公司负责人介绍,甜玉米特别受海外市场欢迎,一穗玉米出厂价3.6元,卖到中东市场能达到18元。去年公司的一半产品销往日本、中东、智利等海外市场,创汇近400万美元。

  从黑土地上收获、加工、打包、启程,一路向西,一穗吉林玉米的中东之旅,既是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生动诠释,也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吉林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336.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1.4%,成为“半壁江山”。

  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吉林把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要着力点,全力实施支柱产业振兴、新兴产业培育等“四大工程”,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目前,旅游、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在成长为老工业基地新支柱。

  以旅游业为例,一季度旅游总收入573.14亿元,增长24.54%。从具体企业看,一汽集团3月份产值414.4亿元,增长21.6%,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吉林石化公司实现利润7.36亿元,10年来首次盈利。

  借助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等优质科技资源,吉林加快创新驱动,一批高新技术正在吉林落地开花。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一块大型LED屏幕上,距离地球650多公里的“吉林一号”卫星拍摄传回的一张张照片,清晰又真切。去年10月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成功升空,拉开吉林发展“卫星+”产业序幕,有望培植出千亿元的卫星产值。

  全力“治软”: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5月10日,吉林召开全省软环境视频大会,打响“治软”战役。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9个方面41条措施办法,在现有基础上用2到3年时间,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吉林在全国率先推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目前,吉林是全国审批项目最少省份之一。去年10月1日以来,全省新登记企业增长32.1%,平均每天生成251户企业。

  吉林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清理“涉软积案”,全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从今年起,吉林每月通报一次软环境明察暗访情况,严肃查处问题,倒逼政府作风转变。吉林还出台问责办法,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43种情形进行问责,加大对庸政、懒政、怠政等整治力度,为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今年7月27日至29日,吉林将召开首届全球吉商大会,成立吉商联合会。重点吸引吉林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走出去”的吉林籍企业家、外地来吉的企业家三方面力量,为吉商在吉林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