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北京15年机动车增三倍 PM10下降43%

2016年05月25日 15:39   来源:北京晚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昨天发布了《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报告指出,1998年至2013年,北京持续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15年间,北京常住人口增长了70%,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了303%,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77%,同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78%、24%和43%。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项目聘请国际和国内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多完成。该项目对北京1998年至2013年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梳理,重点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源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控制、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空气污染预警应急等领域的工作进行了评估。

  报告指出,1998年以来,北京针对逐渐形成的“煤烟—机动车”混合型复合污染问题实施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这些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已经能够稳定达到现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也已接近中国国家标准。然而,细颗粒物PM2.5要达到中国国家标准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还需要更多努力。

  作为参与此次评估的中方主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说,从1998年以来的各种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和科研数据来看,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得到了持续的改善,这说明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政策、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他还表示,从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现有技术方向和积累的数据成果来说,对北京今后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非常有信心。

  为实现PM2.5年均浓度在2030年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报告还建议北京加快推进和完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完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深入治理燃煤源排放污染;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模式,深化和完善“ 车—油—路”一体的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