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要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最佳配角

2016年07月12日 10:36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经济导报网讯(记者 闵琦 邱爱荃)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江苏镇江一直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参与到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

  在不久前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镇江被纳入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同城化再次成为长三角合作发展关注的焦点。其实,不管是近距离的推进宁镇扬同城化,还是远距离的融入上海自贸区辐射圈、承接上海溢出效应,镇江抢抓机遇、找准定位、主动谋求发展及共赢,走出了一条独具镇江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镇江虽当不了主角,但希望能成为最佳配角,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打造独具魅力的新镇江。”江苏省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表示。

  “走出去”承接上海溢出效应

  在去年成功整机下线的首家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舱内,看到的几乎全是镇江制造的产品。目前镇江至少有11家企业协作配套C919研制,中国“大飞机梦”与“镇江制造”间的密切相关。

  伴随着国产大飞机成功下线,镇江航空业正在腾飞。而镇江航空业腾飞的背后,是镇江人抢抓“大飞机”建造机遇,主动出击,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的先见之明。早在大飞机刚刚开始建设的2008年,为引进加拿大铝业法国公司航空中厚铝板项目(现为爱励铝业项目),镇江市领导带队赴远在上海的中国商飞争取支持。会商过程中,谈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不久的“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讲话,镇江航空产业园的设想得以萌生,进而成为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发端。

  “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有一种缺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劲头。直到2013年底出台《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8)》,规划中仍有一张固定翼客机产业链全景图,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就按照图中所示的产业链发展。”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薛峰表示。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一般工业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1∶2,航空航天产业却达到1∶3,并能形成1∶5的产业带动。但航空航天产业培育期较长,需要厚积薄发,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魄力、定力和眼光。镇江凭借坚韧的定力,镇江的涉航企业和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镇江全市至少有11家企业协作配套中国商飞的大飞机研制。镇江已初步形成以通用机场为龙头,通用航空和无人机整机、新材料、关键部件、信息技术应用、航空服务等五大涉航特色产业,2015年上半年镇江涉航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11.5%。

  除了对接大飞机项目,镇江还主动融入上海自贸区辐射圈。镇江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的理念和运营管理经验,加快镇江综合保税区建设。“镇江正在探索贸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为特点的贸易管理制度改革,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经济管理模式。”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介绍,“我们建立镇江-上海自贸区的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对接平台,形成了全方位的互动工作机制。”

  据介绍,镇江还开展自贸区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构建国际智慧医疗产业基地以及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促进镇江健康服务业的国际化。引进知名信用跨国公司,培育开放型信用经济,推动镇江高校开展国际办学,促进教育产业国际化。

  “家门口”打造宁镇扬同城化

  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一直是镇江坚持“区域一体,互惠共赢,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抓手。近年来,镇江以句容先行区建设为突破口,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闯出了一条初具成效的成功之路。

  “镇江这几年一直主动加强与南京、扬州的对接,宁镇扬同城化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各辖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了能源、信息化、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社会保障等8个专项工作组,全面加强同城对接。”朱强松表示,“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三集’规划、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租金宁镇扬跨市整合和合作。”

  据了解,镇江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同城化的先导工程,推动城市间“铁公水”互联互通。目前,三市间城际公交线已正式运行,连淮扬镇铁路,243省道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铁路、公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长江-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已完成60%以上工作量等。在公共服务协同合作方面,镇江加强资源整合,突出“大旅游”合作,共同发行了宁镇扬旅游年卡,推出宁镇扬联合旅游线路产品,连续多年举办“南京都市圈旅游产品推介会”。宁镇扬三市市级层面实现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同时以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为突破口,加强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与交流。

  “有时对外开放比对内开放更容易,由于三市的行政区划不同,我们在宁镇扬同城化的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和阻碍。”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表示,“我们希望能尽快形成南京都市圈的整体建设框架,在体制机制上能有所突破。希望能在国家层面上、省层面上建立高位协调机制,让市与市之间能够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交流和沟通,共同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建设,全面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