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谋长江经济带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摘要]9月11日晚,国务院网站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长江环境生态的保护被列为首位。
时代周报记者 谢江珊 发自上海
9月11日晚,国务院网站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长江环境生态的保护被列为首位。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规划立意很高。”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特聘教授徐长乐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一般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次《规划纲要》的层次和重点更加鲜明。
“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在过去,环境生态问题跟城镇化、产业化、基础设施等领域都是平行的,但这次不是。在诸多的任务当中,国家进一步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这一核心理念拎出来,重点强化,并以此作为未来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的纲—纲举目张,这次的纲非常清晰,国家是要通过总纲引领各方面的发展。”徐长乐总结。
生态环境保护为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而非鼓励新一轮的大干快上—这成为此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大政方针下,过去往往把发展的内涵片面理解为发展经济,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目前,长江经济带的沿江工业发展各自为政,沿岸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规划纲要》起草的过程中,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
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到首位,这是十八大以来区域战略发展的重要变化。
徐长乐分析指出,将生态保护提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位,有三大重要战略意义。第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江经济带的自然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禀赋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生态保护问题非常重要;第二,长江上中下游流域经济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联系非常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流域地区,需更加注重整个地区的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其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比其他区域更加紧迫;第三,长期以来,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却未考虑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及生态保护,致使整个地区的环境生态在人类强势活动和长期开发利用下,出现明显的生态衰退、恶化、退化等现象。若不加以有效制止和遏制,将影响中国整体的生态环境。
为此,《规划纲要》还提出四大创新机制:一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三是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力推“立体交通体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此次《规划纲要》的重点。《规划纲要》指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
同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长江水脉畅通,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率先建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黄金水道功能的发挥,除了自身不断地完善之外,还一定要有陆路集疏运体系的配套。没有配套,黄金水道的功能和效益不能得到最优发挥。”徐长乐称,“过去我们不太提交通走廊,这次明确了这个提法。”
徐长乐分析,未来长江在运输方式上将力推“立体交通体系”,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五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解决联运问题,实现综合集成的最大化、最优化。
“长江经济带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这就决定了其交通基础设施必须在不同次区域内扬长避短、合理分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挖掘长江黄金水道的潜能,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管道运输、大城市轨道交通等,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特别关注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根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长江黄金水道瓶颈制约将有效疏畅、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到2030年,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长江经济带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
鼓励“飞地经济”模式
作为覆盖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业发展阶段和布局存在很大差异。《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驱动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产业转移方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互相独立的行政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突破原有的体制或机制限制,借助于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采取跨越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战略,最终实现两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彭智敏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所谓‘飞地经济’是一种联合建园的方式,将是未来要重点倡导的一种发展模式。”徐长乐补充强调。
“飞地经济”在上海起步较早,近年来上海通过联合建园推动产业转移的实践已有不少。其中,仅江苏南通就有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上海杨浦(海安)产业园等7家共建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纲要》还提出打造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目前的状况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存在不小的差距,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徐长乐认为,同质化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严重的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一直比较少,各自为政的格局比较突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没有有效地形成一个产业上中下游紧密的链(产品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没有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参与渗透、相互搀扶的利益共同体。
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把各自为政、彼此松散、碎片化的发展行为变成整体的共同发展的行为?如何加强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长江中游区域统一的市场体系?这都是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