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法》正抓紧制定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迎利好

2016年11月07日 10:31   来源:凤凰网   

  凤凰网重庆消息 11月5日,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重庆一个论坛上称,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状况不容乐观,且长江流域未来灾害呈增长态势。长江委水保局副局长张小林在该论坛上披露,国家正抓紧制定《长江保护法》。

  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不乐观

  (来自各院校及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们)

  袁道先院士11月5日在“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暨高层论坛”上称,保护长江经济带关键点在于控制水,他认为三峡库区就是其中的典范。据公开数据显示,三峡工程可以控制荆江河段95%的洪水来量,能有效减少长江中下游高水位持续时间。

  130名国内水土保持学界人士参加了这一论坛。

  袁道先认为,有两条措施可以“控制好水”。一是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改变经济结构。截至目前,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0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7.3%。主要原因是由于种植粮食的土壤受雨水冲刷形成,而改种中草药等不需刨土的经济作物以及发展旅游经济,既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既要搞好生态保护示范点,更要推广到面上。今年年初以来,袁道先跑遍云、贵、川、渝、桂等省市,调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尽管局部有所改善,但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急需把示范点的先进经验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

  长江流域未来灾害呈增长态势

  (夏军院士演讲的题目的是《长江水安全与小流域洪灾害水文非线性预报方案研究》)

  武汉大学的夏军院士是长江中下游学者的代表,他认为长江中下游水安全和水灾害的重点在中小流域,并试图对这些流域进行灾害预测。

  夏军提供的数据称,截至目前,中小河流损失已经占到水灾害总损失的80%,是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且从近年223场暴雨水文数据来看,长江流域未来灾害呈增长态势。

  夏军认为,可采用中小河流水文非线性预报方法,准确预测中小流域的次生灾害。该方案试图通过模型,直接从暴雨形成的水文中辨识径流特点,在重视降水强度和土壤湿度的情况下对该流域的进行灾害评估。

  《长江保护法》正抓紧制定

  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到位等因素,由点及面地推广受阻,其水土流失面积仍达38.5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1%。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张小林在本次论坛上披露,国家正抓紧制定《长江保护法》,届时将进一步明确国家有关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地方人民政府的保护责任,对流域涉水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为实现长江“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10月初,水利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解读《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时,提出“加快长江流域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并推动出台《长江保护法》。”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