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江经济带 重振“黄金水道”千年辉煌

2017年01月05日 09:28   来源:江西日报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

  这是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在江西的版图上,2400多条河流,带着大山葱绿的深情,汇成赣、抚、信、饶、修五大干流注入鄱阳湖,再奔涌而入浩瀚长江,进东海,走向世界。

  这是享誉千年的“黄金水道”——从宋代名窑林立,到铅山万里茶路第一镇,再到“江右商帮”踏上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通衢要地,源远流长的赣鄱水系孕育了江西璀璨的文明,造就了江西水运大省的辉煌。

  如今,沐浴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东风,我省紧紧依托“黄金水道”优势,对接长江经济带,整合水运资源,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通江达海的现代交通网络,再次扬帆起航。

  与水结缘:江西水运历史辉煌,对接长江经济带,下好交通“先手棋”,加快发展水运,构建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走廊

  隆冬时节,正值枯水季节。记者在九江市瑞昌公用码头看到,宽阔的长江江面上一派忙碌景象,江上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码头边,两台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一台输送机正在为芜湖港来的5000吨级排水量货船卸载瓷土,不远处还有几艘等待卸木材的船一字排开。

  江西与水运结缘甚深。千百年来,这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经久不衰。明清时期,全国3000公里黄金水道,三分之一以上在江西……时人曾给过“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的赞誉。九江也因此成为盛极一时的“四大米市” “三大茶市”之一。而近年伴随铁路、公路客货运的迅速崛起,水运却逐渐式微。

  随着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江西水运久旱之后逢甘霖。

  “152公里沿江岸线,既是长江对江西慷慨的馈赠,更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资源。”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协调处负责人表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构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引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处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参与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交通先行,加快完善通道支撑,构建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

  江西水运资源丰富,优势潜力大,而且港口资源集中,距离相近,利于一体化发展。九江港和南昌港是我省最大的两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省总量的七成以上,两港均属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列。

  九江港,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铁路交汇点上唯一的港口,通过靠大联强,成功“牵手”上港集团。加强与上海港等沿江沿海港口的对接合作,使这个百年老港生机勃发。2015年九江港沿江货物吞吐量完成1.04亿吨,提前五年迈进亿吨大港的行列。随着南昌港、九江港的一体化发展,更多内河三级航道提升到二级,沿线企业成本进一步下降,水运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因水而兴:在保护中开发,把水运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势

  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采购起运的木材,漂洋过海汇聚到上海,在江苏太仓港报关后分装,再沿长江进入九江,经过粗加工后分销赣、鄂、皖等地。这是瑞昌市华中国际木业有限公司的进货和销售渠道路线图。

  正是水运的低成本,吸引不少企业纷纷选择在沿江落户。华中木业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木材陆路运输的成本每公里最少50元,选择水路从太仓到瑞昌全程700多公里,运费不足100元。“瑞昌进境木材监管区正式通关后,我们的进口木材可以实现一次报关、二次集运,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成本3000万元。”

  方大九钢公司位于九江湖口县,在钢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企业产量和利润实现历史性突破。2016年1至10月,企业实现利润7.67亿元,成为行业一枝独秀。“企业实现逆势上扬,水运物流成本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长江岸边有6个码头,每吨钢材成本下降200元以上,目前企业盈利水平在全国钢铁行业位居前列。”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水运,正在成为江西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

  企业用好长江水资源,沿江7个县区纷纷挖掘长江岸线优势,让“黄金岸线”发挥出“黄金效益”。瑞昌拥有江西沿江十分之一的岸线资源,货运量却占总运量的40%以上,这些货运又集中在长江入赣第一镇码头镇。如今,小小码头镇已聚集了江西最大台资企业——亚东水泥、江西最大港资企业——理文造纸、江西最大的造船企业——江联造船等企业落户,该镇临港经济风生水起,实现了由内陆向沿海的华丽转身。

  “码头镇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用好了沿江的优势。”瑞昌码头镇副镇长方耀一语中的,“除了良好的岸线资源,我们注重产业招商、增强服务意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全镇路网里程数达到60公里。硬件和软件都做好了,企业自然争相前来。”

  靠水吃水、因水而兴,九江在行动。优化港口布局,沿江布下瑞昌、城西、城区、湖口、彭泽五大港区,为产业集聚搭建起“广阔舞台”。目前九江港在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基础上,正向包装、加工、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功能延伸。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现代港口体系。

  为水求变:打通联江通海战略通道,形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克服只有152公里长江单边岸线的制约

  水资源丰富、航道多,但航运却在喊“渴”。目前我省阻断的航道里程已超过通航的航道里程;岸线资源良好、码头多,物流成本却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

  融入长江经济带,挑战与机遇并存。我省虽全境97%都在长江流域,但只有152公里长江单边岸线,在沿江各省市中岸线资源少,江西的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也相对较弱。

  “江西要从内陆走向沿海,必须打通水运 肠梗阻 ,疏通内河航道 毛细血管 ,畅通鄱阳湖主要支流连通长江的出海通道。”省港航局专家分析认为,我省面临水运航道大量断航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运运能大、成本低的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发挥。

  为水求变,改革创新正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目前,我省已在石虎塘航电枢纽开展多部门联合的“以电养航”探索,目前该枢纽不仅具备通航条件,每年还能为国家电网提供5亿千瓦时的电力,下一步将加大创新探索力度。

  九江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长王凌云认为,我省应统一南昌港、九江港两个港口和鄱阳湖水系规划布局。引导省内“无水港”建设,优先利用九江港口岸发展铁江海多式联运。同时,搭建完整的物流产业链,统筹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实现港口企业间优势互补。

  江西要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中赢得主动,发力水运却不能囿于水运。围绕对接长江沿江综合运输通道,以高等级航道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打通联江通海战略通道,形成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陆运方面,建设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高铁干线,构建覆盖所有设区市的“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积极对接沿江和周边省市高速路网,全面打通出省高速通道。

  航空方面,加快推进干支线机场工程,加快完善机场布局,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省的航空服务能力,提升江西在长江经济带的航空枢纽地位。

  “江西是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战略腹地,要通过 自我生长 和 区域协调 推动我省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长江学者、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耀彬如是说。

  赣水欢歌,情韵绵长。江西水运破浪前行,随着“十三五”江西水运300亿元规划投资、高等级航道网络等七大体系的大手笔蓝图绘制,赣鄱千年“黄金水道”一定会更加生机盎然,活力迸发。

  本报记者黄颖 林雍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