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在吴淞海关关区的上海八友工贸有限公司涉及食品包装容器等出口业务,原本要在多个口岸报关,而如今只需在上海组建一个“报关中心”,就可以服务其在全国的通关和物流业务,相关成本节省至少三分之一。
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实现两年多来,越来越多企业享受到这项改革红利。上海海关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长江经济带海关共受理一体化报关单3287.47万票,其中,上海海关受理1959.87万票,占比高达59.6%,占全国报关单总量的比重也达到近三成。上海已成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通关窗口,一条以上海为龙头的通关“高速公路”已经铸就。
破监管“孤岛”,解决“不能办”
去年11月,南京关区一家企业进口的一批粘胶剂在上海外高桥港区卡了壳。这批货物需要开箱查验,可查验又需要特定的场地和设备,口岸无法满足。以往,这种情况无论是口岸还是属地海关都没有操作先例,往往表态“不能办”,因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各海关间要相互协商、耗时较长,需要企业自己想办法。缺乏经验的企业难免急得团团转,期间还要承受滞港费、滞箱费等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
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实现后,相关问题迎刃而解。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通过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平台,主动联系协调该企业的属地海关,经审核,允许该企业办理该批粘胶剂的转运分流登记手续。不到一个工作日,这批粘胶剂就转关运到昆山海关进行查验,给企业吃了定心丸。
外高桥港区海关物流监控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一些对查验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进口货物,经属地海关认证为一般信用以上企业的,以后都可以办理转运分流登记手续。信用等级高的,还可以在一定时限内享受转运分流的业务,不用再“一次一登记”。
打通原本的监管“孤岛”,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让多地海关携手解决“不能办”的问题。上海海关牵头上海、南京、宁波3个区域审单分中心组建“区域通关一体化应急协调中心”,统一按“5+2天”工作制运作,开通专业审单热线电话,及时处理跨关区疑难事务。同时,建立了区域一体化业务、科技应急保障协同机制,实现跨关区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区域内业务运行平稳、有序。
为企业“松绑”,建起“立交桥”
速度加快是众多监管改革的基础效果,在吴淞海关通关科科长翟炜宇看来,通过“松绑”让企业自由生长,是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更大意义。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分割概念,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向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借此,企业就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选择更适合自己、综合成本更低的通关方式。
“拿进口来说,原本只能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报关,就好比‘单行道’。”翟炜宇表示,现在新增了企业注册地海关等新的报关窗口,不止一条路可选,就好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其实,打造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环境,可谓“箭在弦上”。改革前,长江经济带涉及9省2市12个直属海关,区域内进出口货值占全国总量的41%,报关单量占全国的47%。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对通关便利的日益渴求,只有打通这12关的“脉络”,使关与关之间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上达成共识,才能让全国近一半的进出口业务享受到“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
在“立交桥”上自由“行驶”了两年多的众多企业,正在飞速生长。在出口通关等环节上享受到便利的八友工贸,将省下来的成本投入到技术研发、智能化管理等高端领域,今年提出了进出口总额要翻倍的目标。
“立交桥”的建立,还统一了长江经济带内各地海关的监管标准,这种环境倒逼各地海关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吸引企业到当地发展。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