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对津冀投资3年累计4150亿元。截至去年底,中关村企业在天津和河北省建立的分子公司达5849家。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多点开花,在更深的层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升级版”。
与过去“聚”与“招”的姿态不同,如今的北京,“减”是城市发展词典里极为重要的关键词。 去年全年,北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335家,近4年累计关停1341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1200家的关停目标。这样的“减重”成绩单,与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产业禁限目录出台分不开。2014年,《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发布,次年又进行了修订。目录发布以来,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的项目累计1.64万件。
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为科技服务、金融、文化等能耗低、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腾”出空间。“3年来,北京产业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一般性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开始下降,文化、金融、科技服务业在提升。”市发改委主任卢彦说。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文创等新经济共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7%,与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创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北京,产业瘦身是破解发展难题,治理“大城市病”的必然选择;在津冀,跨区域产业布局遍地开花,也拉开了整个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首钢、北汽、金隅、京东方、三元等一批大型国企纷纷布局天津、河北,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中关村也将自己的金字招牌和创新创业生态与津冀共享,在天津宝坻、河北保定、秦皇岛、承德等地合作共建的科技园区正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协同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北京正会同津冀两地协同办,共同研究制订加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以曹妃甸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为主体,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一批特色园区为支撑,形成集聚和示范作用,推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升级转移。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