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首位城市职责担负殷切厚望

2017年05月23日 10:55   来源:成都日报   

  ——成都以实际行动落实回应省委支持关心重视纪实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170523084720.png

作为首位城市,成都以首位职责担负殷切厚望。(记者 吕甲 摄)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170523084739.png

  紫光IC国际城项目、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格罗方德公司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接连在蓉开工。图为科学城夜景。 (记者 吕甲 摄)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研判形势、深化省情认识的基础上,决定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明确提出四川发展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省委对成都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提出了发挥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等重大要求,这为成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践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实施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5月8日至10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到成都等地调研指导,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有关工作。

  “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成都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扎实抓好天府新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促进和推动全省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

  中央和省委对成都寄予“殷切厚望”。

  回首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始终一以贯之地对成都发展格外看重、寄予厚望。王东明书记对成都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给予了莫大关怀,到任以来先后50多次到成都调研指导工作。大到城市战略,小到具体项目,对成都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总有一份关心和支持——

  在成都发展的重要关头,亲自审势定向,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在成都发展的重要节点,亲自争取国家支持,赢得一系列特殊政策和历史机遇;在成都发展的重大项目上,亲力亲为,从项目政策、资源保障到组织领导等方面给予强力推动;在成都班子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上,深谋远虑,为成都在较短时间内净化政治生态、重塑良好形象提供了根本保证。

  今年4月1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前夕,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成都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关头。王东明书记亲临大会,对成都寄予更高期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再次为成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总体目标,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成都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对成都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担历史使命,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落实好中央、省委系列重大要求,肩负起首位城市职责,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将是成都对中央、省委关心、支持和厚望的最好回应。

  发挥首位城市作用,成都责无旁贷

  成都,是四川的首位城市。

  这意味着,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成都既要担负起首位一马当先、领先发展的职责使命,又要积极融入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勇挑区域协同发展大梁。

  承担首位城市使命,是基于理论支撑上的分析研判——

  1939年,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首次提出城市首位律的概念,其核心内容就是研究首位城市的相对重要性,即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是区域内最大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或经济)规模的比值,反映了首位城市在所属区域的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以及区域主导性和资源的集中度。

  从全省范围来看,成都无疑具有经济规模领先、人口规模巨大、城市功能全面和软实力雄厚等特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成都应当也必须担当首位城市发展重任。

  发挥首位城市作用,是省委赋予成都的重要使命——

  2012年12月28日,省委经济工作会召开,明确提出四川发展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2013年1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王东明书记到成都代表团参加讨论,对成都发挥好首位城市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要在全省竞相发展格局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全省发展七大优势产业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作用,在全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全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发挥带动作用。

  贯彻省委要求,成都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将首位城市的责任扛在了肩上,落在了实处。

  担当首位城市职责,成都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

  2014年,成都正式迈入“万亿俱乐部”,历史性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双过万”,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6年,成都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2170亿元,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成都始终在“万亿级”的经济体量上高位求进,全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以在全省超过1/3的高占比筑牢了首位城市硬支撑。

  提升首位城市影响,是成都面向未来的发展需求——

  腹地范围愈大,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是中心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作为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成都如何做强极核?省内广阔的经济、人口、资源腹地对成都的发展支撑尤为重要。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竞争,加强与全省各经济区的血脉联系,夯实中心城市发展经济腹地,成都必须不断提升首位城市影响,扩大城市的吸收和辐射能力。

  而这无疑也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成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也会有效地优化资源与要素的空间配置,沟通成都与省内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广度到深度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成都五年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成都的首位城市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省的协同发展。

  2012年11月23日,到任四川两天后,王东明书记便将省情调研的首站,放在了成都。此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对成都的调研和指导,在满满的“工作日志”上,又增加了50多次。

  2013年,考察和研究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检查指导抗震救灾,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有关工作;

  2014年,调研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发展,调研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检查指导防汛减灾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专题调研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调研考察天府新区建设发展情况,研究成都新机场建设推进工作,调研天府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2016年,调研和部署全面创新改革和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有关工作,检查指导成都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做好稳增长和“项目年”工作等情况,调研督导稳增长工作;

  2017年,调研指导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有关工作……

  整整四年多的时间里,平均算来,几乎每个月,王东明书记就会对成都进行一次相关调研,每一次,都结合调研实际,站在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对成都发展提出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的重要要求。如此高频和密集,体现出对成都作为首位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高度重视。

  成都的首位城市职责,要求必须做强经济发展“硬实力”。大项目支撑大发展,项目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对成都全力支持和强力推动最为集中之处。

  2015年,王东明书记出席天府新区暨成都新机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对此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2016年、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年”里,紫光IC国际城项目、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格罗方德公司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接连在蓉开工,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每每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中国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下线投产,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也亲至祝贺,寄予期望。

  2016年5月23日,四川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暨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开工仪式举行,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出席开工仪式,总投资280亿元的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建。经过一年的建设,当前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桩基工程已完成,开始进入土建阶段。

  2016年12月12日,成都市、紫光集团、新华三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再次亲临现场,敲定了总投资2000亿元紫光IC国际城项目。这一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4月22日紫光集团已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2017年2月10日,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亲临指导,提出要求。这个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的项目将建设中国西南地区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仅仅3个多月过去,目前项目主厂房桩基施工已完成。

  ……

  近两年来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在蓉出席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仪式,就达到十余次之多。不仅如此,在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李家岩水库工程、四川自贸试验区揭牌仪式等事关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或重大平台项目,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无不出席现场,亲自为项目“站台”。

  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支持体现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项目中,仅2017年,在全省确定的重点项目中,成都的重点项目就高达227个,创历年新高。作为其中100个“重中之重”的全省重点项目,成都就占到41个。每一次成都重大项目或签约落地、或开工建设、或达成投产,省委、省政府无不从项目策划、资源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给予莫大支持。正是因为这份“沉甸甸”的关心和支持,成都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不仅从施工图变成了实物量,更是频频创造了“成都奇迹”:神龙汽车成都工厂历经690天实现量产,创造重大项目建设“成都速度”;而仅仅时隔半月,这一“成都速度”再次刷新,仅用315天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车下线……

  以全省发展大局为突破口,谋划成都发展大计

  天府新区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试验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在这些奠定四川在全国大格局中地位、奠基百年发展的大事中,将成都作为主体和核心,是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重托和信任。而在这一系列“大事件”的背后,更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关心和支持。

  天府新区,对于增强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2011年11月25日破土动工以来,为了实现天府新区的“国家级”梦想,省委、省政府付出了长达4年的艰辛。2013年和2014年的全国人代会,四川代表团的全团一号提案,均与推动天府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有关;2014年,推动天府新区升级进入冲刺阶段,王东明书记要求申报工作进展实行每周上报,省政府有关部门则多次进京沟通汇报……最终,国务院于2014年10月14日正式批复,天府新区成功跻身“国家级”。

  “国家级”平台,让天府新区建设持续提速。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这一清华大学在西部唯一的二级官方机构,就坐落在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目前已有6个研发团队入驻。一期总投资24亿元的中科院成都研究中心项目同样坐落于此,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建成后将对接国际重大科技战略目标,并争取布局国家实验室。作为“南拓”发展的主要承载地,今年天府新区将通过高标准和高质量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极核”功能,让天府新区“新”内涵具体化,使城市运营效益最大化、功能布局科学化、城市组织有序化,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川承担的中央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之一,是在全国全省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针对创新创造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鲜明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在王东明书记的推动下,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并迅速递交申请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中央的关怀下,四川进入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名单。2015年9月7日,中央确定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开展先行先试。

  成都的创新创造,也因此而得到了一个最大的平台。

  5月12日,为期三天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落下帷幕,近50项重量级创新创业活动,参展企业和机构超过600家,交易金额突破240亿元。这无疑也是成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成果使然。作为省市“一号工程”,成都全创结下了累累硕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全省已经形成并将复制推广的21条全创经验中,有12条来自成都。按照部署,今年成都还将在打通政产学研用和军民深度融合两个通道的关键环节更加注重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更加注重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在深化军民融合、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升级、双创基地建设协同发展和多点竞相发展等多个方面争取多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

  自贸试验区,我省改革开放进程中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在激烈竞争中拿下这块“牌子”,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等待。早在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后,省委、省政府便很快启动了前期研究和论证,并向国务院上报请示,提出以成都为主体设立自贸试验区。2014年年初,省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成都争创西部内陆自贸区”。为此,特别出台《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依托成都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全面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30日,四川入围自贸试验区。在省委、省政府关心和支持下,成都天府新区、青白江区等成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主体,为成都在新时期奠定千年发展大计的坚实基础,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数据是最直观的写照。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在自贸试验区挂牌仅仅不到一个半月,成都片区新设市场主体3308户,注册资本370.251亿元,显示出蓬勃发展势头。自贸试验区的揭牌,也为成都用新开放观实施开放战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带来更多“便利”。5月5日,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成都国际铁路单一窗口正式投入运行,其主要两大功能,即行政审批单一窗口和贸易服务单一窗口正式开门迎客。

  西部金融中心,成都是主体,满怀着省委的期许,成都行动“多点开花”——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快建设重大项目、优势产业投融资信息库,为“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加快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创新自贸试验区金融试点,探索构建跨境人民币清算中心,创新“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产品,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搭建多功能的政银保企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等涉农财政资金,深化“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降低涉农贷款融资成本。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关心下,更多的“好消息”也接踵而来——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高新区建设西部首个、全国第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年3月3日,成都又获批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设立我国第6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2015年1月1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建设,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当时,天府国际机场虽然名为成都新机场,但其场址所在地简阳市在行政区划上并不属于成都,新机场建设不管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在要素保障和配套政策等方面,都面临一些绕不开的客观难题。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经过深入研究、综合权衡和审慎考虑后,决定将简阳整体划归成都代管,从根本上解决了新机场建设和运营中的一系列难题。201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简阳整体划归成都代管仅仅15天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破土动工。

  简阳的整体划归,还为成都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拓展出一块更加开阔的发展承载地。成都将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重要发展关头的审势定向,为成都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回顾过去五年,在成都发展进程中,两大标志性事件值得铭记,一是经济总量突破万亿,二是首次在国家层面被明确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定位。以此两大事件为代表,成都的改革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这一个个新台阶的跨越,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关心和支持。

  2014年,10056.59亿元。一个年份,一个数据,对成都城市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成都经济总量首次跨入“万亿级”。但继续前行的步伐并不轻松:放眼宏观环境,成都与全国一样,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步入“新常态”;聚焦微观层面,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的人均GDP排名靠后;成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本地转化率不足30%……

  “希望成都主动适应新常态,再接再厉、奋勇争先,以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新的作为,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2015年1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以“五个新作为”为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成都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剂”——要在天府新区建设上有新作为,在做强产业优势上有新作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有新作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在加强社会治理上有新作为。

  2016年,成都历史发展机遇叠加的一年。在成都把自身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中来思考、谋划、推动的重要关头,6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成都调研,先后前往双流区、蒲江县、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龙泉驿区和简阳市的城镇乡村调研。王东明书记在审势定向后,对成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抓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定位成都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抓住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简阳改由成都代管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现代国际空港产业新城;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抓住天府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新兴增长极;抓住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三大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的历机遇,着力提高成都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历史机遇,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2017年1月16日,王东明书记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成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两个题目和代表们一起讨论——如何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抢抓机遇、多端发力,推动成都实现新的发展;如何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更好发挥首位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提升。

  在我省划分的五大经济区中,成都平原经济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成都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更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每一年,王东明书记都会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进行调研,在一系列重要要求中“点名”成都,也已成“惯例”。“成都要发挥好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当好‘一个支撑’实现‘五个突破’强化‘一个保障’”“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更好发挥首位城市作用,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提升”……对成都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折射着省委对成都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寄予的厚望与重托。

  “发挥五个作用”“五个转型升级”“五个走在前列”“抓住六大历史机遇”“从七个方面发力”……梳理王东明书记对成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两条脉络清晰可循——一方面,成都要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持续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则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好首位城市应有作用。

  成都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对于成都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王东明书记高度重视,将成都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进行全程指导,对成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明确一系列重要要求。

  2013年,在成都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王东明书记强调,要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为切入点,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四风”问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看到实际效果。要在解决“总开关”问题上、在进一步整改落实上和在进一步抓好“五个结合”上下功夫,把活动作为建立健全转变作风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把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工作做得更好。

  一个好的团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在班子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上,王东明书记深谋远虑,为成都在较短时间内净化政治生态、重塑良好形象提供了根本保证。

  “抓住历史性机遇、完成历史性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去年6月16日至17日,王东明书记在成都调研,再次要求成都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要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旗帜鲜明反对腐败,结合市县乡换届工作调整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干部队伍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落实上来,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今年4月1日,他又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再次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切实抓好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

  出台《党建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发《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四风”、不严不实、巡视反馈等问题整改,深入开展“11+X”“庸懒散浮拖”等专项整治;打造基层干部全覆盖培训体系,三年来,共培训基层干部3.2万余人次,被中组部、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我市党建工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为龙头,以党建责任制为抓手,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改革创新,推动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进步,为治蓉兴蓉宏伟事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贯彻省委系列重大要求,成都将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根本保证。

  成都未来总体目标的确定,是对国家使命、省委部署的系统谋划

  当时间进入2017年,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相继召开,和全国、全省一样,成都也将迎来新的征程。

  过去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成都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改革发展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

  站在成都发展的重要时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王东明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对成都今后一个时期的前进方向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4月25日至28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大会不仅仅确定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更以此为统领,按照新发展理念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在支撑功能上,全面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建设面向亚欧、辐射西南的经济中心;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增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构建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在重要任务上,对城市空间、动力、经济、文化、民生、治理“六大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安排。

  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成都提出了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将围绕构建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设施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体系,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

  培育转换城市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成都树立新开放观,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以新的人才观为引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践行格外有力——将涵养天府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共建精神家园。

  ……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成都对国家使命、省委部署的系统谋划。这一目标的确定,充分体现了政治性、坚定性、人民性和延续性。主动在发展理念、发展思想、发展战略上向党中央对表看齐,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始终贯穿着省委对成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符合成都发展实际,也顺应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

  视野决定高度,格局决定未来

  视野,决定城市高度;格局,决定城市未来。

  全省协同发展,成都始终以全局视野,融入全省发展大格局——

  5月6日,巴中,这个相距400公里的兄弟城市到访成都,共谋区域协同发展。短短6天后,以“深化区域经贸合作”为主题的“2017成都-巴中经贸对接”活动在巴中举行,30余家成都特色企业赴巴中进行了经贸对接交流,10家企业签署5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时间刚刚过去一周,5月18日,成都与德阳举行成德一体化发展工作座谈会,并签署《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两市将以推动发展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和政策联动等“六个协同”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成德一体化发展。

  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都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契机,促进区域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功能统筹和环境共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共建自贸试验区为载体,推动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以成渝深化合作为契机,推动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以资源开发、旅游合作为重点,强化与攀西经济区协作;以建设成阿、成甘等飞地工业园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加强与民族地区在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全省脱贫攻坚,成都始终牢记使命,责无旁贷——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委、政府逐级立下的“军令状”。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号角催阵的大背景下,四川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正在打响一场脱贫攻坚“硬仗”——高标准、高起点谋划简阳脱贫攻坚工作,以超常思路、绣花功夫,全力推进简阳脱贫攻坚,按照“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的目标,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确保到2020年让简阳89个省定贫困村、15911户46338人国家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摘下贫困的帽子。

  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全力支援甘孜州、阿坝州藏区贫困县,成都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在去年8月,成都在原有支援任务上“加码”承担,新增10个区(市)县对口支援甘孜州、阿坝州9个藏区县(市)。不仅如此,成都还加强与甘孜州、阿坝州的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成阿、成甘合作园区开发建设水平,以合作共赢,带动两地经济发展。

  “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成都始终坚决践行,勇当典范——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最坚定的信念、最有力的回答。

  成都划定了一条永续发展的生态底线——以“西控”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以“北改”,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

  前不久,成都又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绿道,在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中,打造出一张城市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在这项工作中,将系统规划“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以锦江景观轴和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区“一轴两环”为依托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随着一大批绿色工程的启动实施,成都必将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

  明天,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隆重召开,省委将带领9000万四川人民踏上治蜀兴川新的历史进程。在未来五年的发展道路上,成都深知,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方能不负期许,不负重托,方能真切回应省委对成都的殷切厚望!(记者 杨扬 黄颖 徐璨)

  原标题:以首位职责担负殷切厚望——成都以实际行动落实回应省委支持关心重视纪实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