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是我家脱贫的新希望

2017年08月09日 10:41   来源:内蒙古日报   

  “医疗费一年大约要花1万多元,甘旗卡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3500元。从今年开始,可以从慢性病管理报销1500元。”5月10日,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给患者王秀云测血压的海燕说。

  王秀云是甘旗卡镇好力保村的低保户,今年69岁,4年前的一场脑梗,让她失去了行走和语言能力,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卢玉也年事已高,儿子又生病长期住院,家里没有劳动力,20亩玉米地只能由女儿女婿代种。赶上玉米卖不上价,老两口只能靠低保金度日,没有多余的钱给王秀云看病。

  3年前,王秀云被纳入“家庭病床”管理范围之后,村医几乎每周都到王秀云家进行巡诊治疗,甘旗卡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海燕和其他大夫则每月上门一次,给王秀云免费做心电图、血流变、B超等常规检查。“现在,我媳妇不花钱就能看病了,‘家庭病床’是我家脱贫的新希望。”卢玉说。

  在科左后旗,像王秀云这样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不在少数。为了减轻这些重症卧床病人家庭的医疗负担,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该旗2014年初出台了健康扶贫新举措——新农合“家庭病床”制度及补偿办法。“家庭病床”管理范围包括卧床不能自理的残疾(肢残)人、五保户、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风湿、类风湿等其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新农合“家庭病床”每个建立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天,每个治疗周期视作一次住院,列为定额付费项目进行报销,每个疗程总费用为450元,其中患者自付费用100元,新农合报销350元,年封顶线为4200元/人。

  “这些患者治病纳入了新农合固定付费项目,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和功能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为每位患者建立了正规的档案。”海燕说。

  2015年,该旗将“家庭病床”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开展了健康养老(医养一体)项目,主要针对敬老院患病老人住院陪护难的问题,由镇级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立卫生室,提供上门医疗的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医养结合。目前已经在甘旗卡、金宝屯、吉尔嘎朗、茂道吐等敬老院开展了该项服务,共建立病床100余张,由卫生室医生和护士负责系统治疗和护理,新农合部门按照“家庭病床”项目标准给予报销。同时结合新农合门诊慢性病补偿办法,针对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的门诊医药费用在年末给予报销。“家庭病床”项目和门诊慢性病补偿每年累计报销金额可达5000-6000元/人,新农合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门承担。据统计,从2014年到现在,科左后旗新农合“家庭病床”已经建床救治18319人,新农合补偿634万元。在开展健康扶贫方面,该旗因病致贫返贫的困难家庭普遍得到了有效救助。

  记者手记

  在农村牧区,患重病卧床、不能自理的贫困户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脱贫成为扶贫工作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人群,自治区先后出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意见》《自治区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三个一批”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开展分批分类救治,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保障健康扶贫落实到位。

  有了扶贫政策,如何让健康扶贫行之有效?通辽市科左后旗把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设立家庭病床,根据患病情况,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实施分类分批救治,依托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定期送医送药,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作为“家庭病床”项目的延伸,该旗又开展了健康养老(医养一体)项目,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等多种保障政策的组合叠加,构筑起多重医疗保障网。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家庭病床”等健康扶贫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不仅使卧床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