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台风中被困香港山上获救 致歉获感动回应

2017年09月18日 13: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江,“岁月奔流真心里”(香江漫笔)

  张庆波

  风暴来袭,风雨肆虐,考验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也考验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尚和精神底蕴。台风“帕卡”席卷香港期间,救援者和脱险者用奉献与感恩绘成的那个温馨图景,便犹如一堵“堤坝”,让灾难却步、恐惧消散,至今仍让人念念不忘、感慨动容,更让人念起这个城市的好,在于她不衰的美丽与繁华,更在于涌动于其心间的仁爱与温情。

  事件经过在一封公开信里得到了还原。8月26日香港刮起台风,一对内地行山客被困飞鹅山,生命安全堪忧;一场由当地消防局、攀山救援队发起的“百人大拯救”上演24小时“人间情话”,遇险者最终获救。发出这封公开信的是其中一名行山客,而他所以发出这封公开信,一为自己不顾戒备信号行山、浪费香港资源致歉,二为消防队员不顾个人危险、拯救他们于险难致谢。

  公开信里的一字一句尽显真诚,人们纷纷为这名行山客点赞。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一位曾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之后作出了这样的回应:日常生活错失难免,令人欣赏的是你对事件态度非常正面和有担当。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我却与一班英雄一起,用行动和态度去影响周围的人们。我相信人生如一杯水倒入海洋,明知不可以让海水变淡,但仍会坚持去做、始终如一。

  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就是这样的一场事故、一次对话,让这个城市显现出她本来的色调与温度。香港素以南海明珠闻名世界,写就了多少传奇篇章,但最能打动人也最让人自豪的,还是狮子山下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朴素情感,“同舟人誓相随”“携手踏平崎岖”的真挚情怀。受恩者知感恩,奉献者乐奉献,聚集于此的人们“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折射出她最美的一面。

  这才是我们所熟知的香港。往昔,港剧风靡内地,人们从《边缘故事》《陀枪师姐》《创世纪》等多个影视作品打量她,她有繁荣富足,更有公序良俗,同舟共济是她的主旋律。今天,人们珍视香港、欣赏香港,除了因为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和太平山下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也因为她那种在岁月奔流中没有褪色的世间真情和社会文明。

  有人常说香港的核心价值是自由、法治,但当人们生长于斯、流连于此,却会发现这些概念背后的底蕴,乃由自立自强和互助互爱夯筑而成。幼稚园里的班级用智勇仁义划分,大学刻在墙上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博文约礼”,香港精神多以刻苦耐劳、灵活应变、自强不息概括;基于每个香港人的道德自律、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自由之翼才得以舒展、法治之本才牢不可破。或许,这才是沉潜在香港社会里的真正的核心价值。

  美丽香港由每一个人绘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守护。即便她正面临问题,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但破解、突围的秘钥始终攥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手中。理解她的发展周期的必然性,莫让信心挫伤,鼓足勇气、相互打气再出发;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尽好自己的本分,莫怨天尤人,靠“你我一双手筑起这家”;人人都化作一团火,播种散发正能量,拒绝偏执和凉薄,不为聒噪和争拗裹挟,且抬头看路,且同心同行,继续“传承着过去叫世间惊讶”,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人生避不开成长中的烦恼,社会必然遭遇发展中的瓶颈,多体察内心、观照未来,不埋没真与诚,不陷入怨与恨,人生便不会迷失,社会便不会沉沦。“让岁月奔流真心里”,那个我们所熟识的香港,定会永葆她的风采与魅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