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扬帆启航纪实
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区功能区内的澜博购物中心。
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这两句古诗来形容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鼎力潮头应运而生的那种豪迈,是再也贴切不过的生动写照。而作为核心区的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表现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走向和未来。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大话语权。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算起,到10月31日,7个月时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企业5470家(未含西咸新区,含分支机构),注册资本1443.6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3家,注册资本2.1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达130家,带动四个开发区新增注册资本高速增长。三星西安芯片二期、华为全球技术中心、新松机器人、亚马逊、传化物流、安博物流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自贸试验区,资本集聚、产业集聚的效应十分明显。
陕西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建设工作,将自贸试验区作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追赶超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抓手和平台,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协调各方力量推动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经过半年的运行,在营商环境优化、投资贸易便利、金融开放创新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可谓亮点纷呈,其逐渐形成的特色可圈可点。
亮点一:试点任务全面展开,特色创新扎实推进。围绕《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实行清单管理,梳理了涉及西安市的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包括复制类62项,创新类59项,双试联动6项,已经全面分解到责任单位并建立了台账清单。目前各项试点任务全部有序展开,其中一半以上已取得实质进展。着力推进差异化改革,成立了8个专题工作组,围绕政府管理、金融创新、投资贸易、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重点开展制度创新,培育特色创新案例,形成了信用金融服务平台、政务服务自贸驿站、舱单归并、保税检测研发、投贷联动、融资创新、外事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平台等创新案例,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认为部分案例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及带动性。
亮点二:职能转变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实现了企业注册登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19项事项联办”和全程电子化,并将办理时间由原来约6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紧扣“放管服”改革,向自贸试验区下放了213项省级事权、101项市级事权,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在高新区、国际港务区试点设立了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以“行政效能革命”为引领,制定“十统一”标准改造升级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增加引导帮办、免费邮递、微信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推出1542项“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特别是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推出周末延时服务模式、开通24小时政务服务热线96767等便民措施,让群众和企业进一步获得了改革成果。其中西安传化供应链有限公司在自贸试验区注册时,一次性申请办理11个证照,仅用3个工作日就办结完成,节约了25个工作日,企业非常满意。
亮点三:投资领域改革深化,资本集聚效应显现。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按照2017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实行备案管理,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赴上海、厦门召开自贸试验区专题推介会,积极参与陕西-新加坡经贸合作推介会。各功能区结合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专项政策,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投资促进活动。
亮点四:贸易便利改革加快,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会同西安海关等贸易监管部门,建立自贸试验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开展特殊区域外集成电路研发检测企业全程保税业务试点,实施“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实现了24小时通关便利。积极推进“舱单归并”等系列监管服务创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通关效率提升30%-50%。强化西安港口岸功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获批,粮食进境指定口岸、肉类口岸运行良好。充分利用西安至哈萨克斯坦、汉堡、华沙、莫斯科、布达佩斯5条国际铁路通道,海陆空铁的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8月18日,188吨进口肉品从美国长滩港装船,在青岛港中转后直接运抵西安港,创造了“海铁联运冷链运输 肉类口岸”新模式。
亮点五:深化金融领域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功能。积极推行自贸试验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将自贸试验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由事前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10家银行开设了自贸区支行;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跨境业务领先的外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结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出台的《金融服务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意见》,高新区推进科技金融投贷联动、内保外贷、信用平台等创新金融模式;经开区搭建企业出口信用促进平台,解决出口型企业回款周期长问题;浐灞生态区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国际港务区大力发展物流金融、融资租赁等业务。
亮点六:围绕模式创新,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围绕民心相通目标,推动人文交流由“积极参与”向“由我主导”转变。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等平台机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设立自贸区“一站式”国际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人才培训,推进服务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的国际产能合作,自贸试验区国际仲裁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签证中心等一批国际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个官方机构、商协会落户自贸试验区。依托西安领事馆区设立国际签证服务中心,开展法国、德国、瑞士等六国签证业务。先后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自由区、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片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这无疑给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更大红利。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主任吕恒军充满信心地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改革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与国家赋予的开放探索使命还有明显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创新突破,推进建设高水平内陆型自贸试验区。”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