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藏保护“雪山之王”员:科学保护 创新模式

2018年01月06日 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1月6日电 (孙翔)“小雪豹太可爱了!”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野生动物保护员塔杰乐呵呵地看着搜集到的雪豹视频,画面显示两只体型不大的雪豹正在嬉戏,一只雪豹在高处岩石上“后空翻”。

12月18日,记者从西藏丁青县政府获悉,该县今年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以雪豹为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工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赵翔表示,此前西藏对雪豹的监测研究主要在西部的那曲羌塘和日喀则珠峰两地,对于东部的研究还是空白。从今年11月1日开始,当地16名牧民监测队员在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布设了20台红外相机,共捕捉到26次雪豹的活动影像。图为监测到的雪豹影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资料图:监测到的雪豹影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雪豹皮毛灰白,伴有黑色点斑,被称为“雪山之王”,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目前,中国雪豹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40%。广州市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拉萨办公室负责人梁旭昶说,西藏拥有中国最大的雪豹栖息地。

  “自从用了红外相机,我才真正见到雪豹。”塔杰说自己当了近10年野保员、每周巡护3次以上,却没见到过“活的雪豹”。他通过雪豹的粪便、刨坑、脚印辨识踪迹,观察死亡牲畜伤口判断其是否“命丧豹口”。

  塔杰说自己正在逐步掌握现代、科学的保护技能。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塔杰成为萨金队(萨金,藏语雪豹的音译)队长。萨金队由6名25至42岁的藏族青年组成,是一支基层牧民保护队伍,监测藏北高原上约1500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

  梁旭昶参与了萨金队的培训及组建。他说,萨金队成员现在具有雪豹分布科学调查能力,能够确定雪豹出现的高频区域,进行红外相机的网格化布置及维护等。

  梁旭昶表示,广州市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自2016年开始在申扎县进行雪豹野外观测。通过“空间捕捉重获”模型分析法,他估算在申扎县3000多平方公里的测算范围内,每百平方公里分布超过3只雪豹。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农牧民加入到雪豹保护。”梁旭昶谈及,雪豹的活动区域并不限于保护区,其实大量区域与农牧民的生活、放牧区域重叠。申扎县野保员多杰说,西藏基层引入更为成熟的保护模式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如广州市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众筹50万元人民币,通过社会购买服务的模式弥补农牧民因雪豹袭击而蒙受的损失,以更大力度保护雪豹及其他野生动物。

  为此,当地成立社区保护地治理委员会,负责资金使用、落实保护措施。委员会将引导农牧民在未来五年内拆除一半以上的草场围栏,进行综合环境治理;加强事前防范措施,减少人兽冲突。(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