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6日 费东斌)

2018年01月25日 17:17   来源:政府网站   

  ──2018年1月6日在乌兰察布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费东斌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于2013年1月履职,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回顾和2017年主要工作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干成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我们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我们无比自豪地步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大数据时代和大物流、大旅游、大开放时代”,开启了乌兰察布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这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以赴抓发展、稳增长,实现了新常态下的新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5亿元,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4亿元,年均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2亿元,年均增长6.5%。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1个,完成投资208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3倍。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进展,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15.6:53.8:30.6优化为12.5:49:38.5,经济发展不断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方向迈进。

  这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秉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统筹兼顾抓基础、搞建设,全民动员推进“五城联创”,共建美好家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用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率均跨入自治区前列,创建成8个自治区园林县城、3个自治区卫生县城、3个全国和谐社区。城镇化率由43.6%提高到47.9%。美丽乡村展现新姿,1321个嘎查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27个村镇分别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美丽村镇”等称号。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高等级公路里程居全区第二,嘎查村实现沥青水泥路全覆盖,乌兰察布机场建成通航,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高铁开通运营。大容量专用光缆直通北京,电网、水利等设施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空前,累计投入160亿元,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38%,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明显下降,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良好的生态、清新的空气成为乌兰察布一张靓丽名片。

  这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群策群力抓改革、争试点,抢抓机遇、借势借力,推出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举措。建成全区首个市场诚信平台和首家权力监督管理办公室,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四子王旗被确定为全区唯一的县级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4个旗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区“多规合一”全面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养老、脱贫车间、健康扶贫、创业创新、外出务工服务体系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改革举措成为全区亮点。教育三项改革成效显著,管办评分离改革成为全国试点。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乌大张合作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取得新成果。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成功获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大开放、大合作成为乌兰察布发展的主旋律、新动力。

  这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持之以恒重投入、促和谐,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和10%,超过经济增速。贫困人口减少到3.8万户、8.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2%。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70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乡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市中心医院升级为三甲医院。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批重大文化场馆投入使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协调推进。平安乌兰察布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国防建设开创新局面,“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三连冠。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史志、外事、侨务等工作得到加强,红十字、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保持发展信心不变、改革力度不减、攻坚步伐不停,跑出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加速度。我们热烈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们成功举办首届乌兰察布发展大会、“一带一路”物流论坛,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中央和自治区巡视、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发展质量的原则,按照中央、自治区统一要求,坚决纠正多年来积累的部分经济数据虚增问题,下决心做实基数、挤掉水分。预计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下降19.7%。做实基数后,更有利于我们夯实基础、甩掉包袱、轻装上阵。从经济运行整体情况来看,2017年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26%和12%,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公网用电量全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以上,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良好势头,积极因素和新动能正在加快积聚。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项目带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全面打响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86个,完成投资398亿元。出台IPO、旅游、金融、大数据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行招商推介会,引进项目181个,到位资金230亿元,一批事关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投资兴业的优势更加凸显。抢占发展先机,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苹果、阿里等数据中心项目成功落户,华为二期开工建设,华唐、博岳、鸿联九五、软通动力等企业加快集聚,打造呼叫中心坐席5000席,可带动直接就业1万人,奠定了“南贵北乌”大数据中心地位。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大物流迅速发展。天津港物流基地、曹妃甸内陆港挂牌成立,庙梁物流园区“三线一站”开通运营,博源数字化配煤项目建成投用,国家煤检中心获准授权。集宁现代物流园区荣获“全国示范物流园区”称号。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启动运行。中欧班列开行70列,返程15列,带动木材、皮件等产业迅速发展。北方家居产业园19家企业开工建设,中国新雅宝路商城订单总额达到2.5亿元。山东顺和等一批国内先进物流企业在我市签约投资。抢抓冬奥会和高铁开通机遇,大旅游方兴未艾。岱海滑雪场、红召九龙湾生态旅游区建成运营,格根塔拉完成改造提升工程,集宁战役纪念地入选全国红色经典景区。成功举办中俄蒙美食文化节、草原文化音乐节、草原巴哈大赛、国际冰雪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全市4A级景区增加到10个,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6%和25%,全域旅游让乌兰察布四季都是好时节,“京郊草原、避暑之都”品牌更加响亮。发挥资源能源优势,新能源新材料形成规模。风电、光伏并网装机达到595万千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中聚锂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电池产能不断扩大。冶金、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实现延伸升级,建成全国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PVA生产基地。吉林铁合金整体迁入,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薯菜乳肉等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乌兰察布燕麦”等18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我市成为全国优质种薯黄金产区、中国燕麦主产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内蒙古牛羊肉重要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9%。“中国燕麦之都”正在申报,“乌兰察布马铃薯”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鸿茅药酒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

  二是突出城乡融合,持续改善环境品质。以“五城联创”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94亿元,实施南沙河综合治理等市政建设项目22个。开工棚户区改造2.74万套,超额完成自治区任务。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和关切,政府筹资27亿元,启动“半拉子”工程,下决心解决中心城区回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一批逾期多年的回迁户得到妥善安置。农危改年度任务全部完成,改善了3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土牧尔台镇、岱海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察右前旗南村成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保障示范村。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岱海、黄旗海水生态保护规划获得自治区政府批复,环岱海16万亩耕地完成水改旱,岱海电厂水冷改空冷技改工程开工建设。黑河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自然保护区工矿企业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提质升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中心城区全面取缔10蒸吨以下小锅炉。完成林业生态建设64万亩,白泉山山体修复暨公园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构建大交通格局为重点,基础设施走向互联互通。实施重大交通项目42项,完成投资65.5亿元。集宁至科布尔等9条公路全线通车,6条旅游公路交付使用。乌兰察布高铁车站建成投用,到呼和浩特的时间缩短至39分钟。乌兰察布机场开通航线10条,通达20个国内主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全面释放发展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淘汰钢铁过剩产能170万吨。商品房去库存2.5万套,去化周期由24个月压缩至14个月,库存量处于合理区间。取消免征停征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电力多边交易、“营改增”等政策,企业用电成本和税费负担下降27.7亿元。全面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停建缓建了一批可能新增债务的项目。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深入推进。81%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40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水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河长制”全面建立,草原确权基本完成。同俄蒙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中欧班列过货量达到6.2万吨,实现去程汽车、日用品与返程木材等商品的双向流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市本级“权责清单”全部公开,审批环节减少27%。实行区域综合评价评估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为重大项目落地开通“绿色通道”。深入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注册超过90户。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岱海滑雪场等一批PPP项目启动实施。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升。成功举办第四届乌大张合作区联席会议,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实施京蒙对口帮扶项目27项,43家IPO排队上市企业在我市注册。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新增64家、达到37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增速全区第一。

  四是突出共建共享,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十项措施,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全区率先推行“慢病送药、大病兜底、一站式服务”的健康扶贫模式,贫困人口大病住院和慢病送药报销比例超过90%。累计撤并30户以下小村1162个,开工建设移民安置住房3.3万套。推广政融保、菜单式扶贫、入股分红、公益乌兰察布和脱贫车间等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双创”新引擎作用凸显。与新华网合力打造的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永久落户我市。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集宁区入选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一园两院五站十四中心”,蔬菜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零的突破。组建北方大数据学院,实现保障就业与扶持产业互促互动。社会保障机制更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职工和城乡居民待遇每月分别提高127元和20元。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0%和80%。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11个旗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巩固率达到98%以上。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乌兰夫》系列剧—《热土—影像中的珍贵记忆》在京首映,《忠勇察哈尔》《满都海斯琴》等多部精品深受赞誉。察右后旗乌兰牧骑荣获自治区金奖。健康乌兰察布扎实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游泳馆、网球馆等场馆建设加快推进,全区第十四届运动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新建标准足球馆2个、笼式足球场25个、夜间篮球场14个,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保任务。

  五是突出自身建设,提升施政服务水平。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方面,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意见,制定实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政府系统廉洁建设全面加强。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政府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全部向社会公开。强化专项督查,狠抓重大政策落实。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3件地方性法规议案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我们付出了艰辛,实现了跨越,每个乌兰察布人都为之振奋和自豪。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乌兰察布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年的砥砺奋进,不仅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实践充分证明,成绩是干出来的,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解放思想、扎实苦干,才能干出乌兰察布发展的新境界,干出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回避。我们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融合不充分。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不多,品牌创建意识不强。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性物流、仓储、电商等配套体系不完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招商引资精准性不够,经济增长还缺乏大项目支撑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政府债务化解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牧区发展欠账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公共服务水平低,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上学、看病、物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全民节水意识和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安全生产还有不少隐患。同时,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一些干部为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落实不力,为群众解决问题效率不高、作风不实,“办事难”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在打造旅游城市过程中,人性化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克服弊端,加快补齐短板,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