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必须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优势带动、协调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牧区“十项提升”,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健全基层村居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牧民群众技能培训,支持引导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和偏远地区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山南、林芝、日喀则、那曲的3小时藏中经济圈建设,协调推进昌都、阿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落实“一个中心、六个支撑、一批镇群、若干小镇”城镇建设布局,加快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县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创新园区服务管理,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加快打造一批经济开发区、绿色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现代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园区,引领区域发展。
九、着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我们必须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培育具有地方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七大产业。推动高原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农牧业、健康农牧业、品牌农牧业,进一步优化特色农牧业产品结构,加大高原作物深加工,做大做优藏药产业,做精做优林下资源开发,打造高原生物产业品牌,力争2022年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生产更多高原健康生物制品。推动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全域发展。突出特色高端精品方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景点景区;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系统促销,拓宽进出藏通道;推进旅游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市场规范,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力争2022年旅游总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富民。推动绿色工业规模发展。重环保、强科技、创品牌。重点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布局好绿色矿产业,突出抓好铜、锂等优势矿产品的规模开发;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业,推进装配式绿色建筑应用,满足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发展。加快电网建设,拓展电力外送通道和消纳市场;加快在建水电项目进度,推进新的重大水电项目建设;推动光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争到2022年完成能源投资2500亿元以上,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以上。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辐射南亚的能源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打造顿珠金融园,发展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良种、农资、农技、培训、信息、流通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培育科技研发、仓储物流、信息咨询、经营管理服务主体,为发展绿色工业提供条件;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提升教育、医疗、餐饮、酒店、交通、水电、快递等领域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要,扩大社会就业。力争到2022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推动高新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材料应用等高新技术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网络扶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新能源汽车、高寒探险旅游装备制造等技术应用和发展;推进拉萨高新区数字经济示范建设。力争到2022年高新数字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推动边贸物流产业跨越发展。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定位,把全区作为守土固边前沿,加大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干线、口岸要镇仓储物流培育力度,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加工贸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振兴商贸,促进国内外市场内联外通。
十、着力推进和谐稳定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我们必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加强民族团结。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着力在“导”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化平安建设。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加强危爆物品管控,强化实有人口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化城镇网格化管理,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全力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信访、仲裁、法律援助多类别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