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观光业者叹:冬天已过,春光何时现

2018年03月22日 15:18   来源:人民日报   

  台观光业者叹:

  冬天已过,春光何时现(两岸聚焦)

  本报记者 冯学知

  每年春节,都是大陆游客出境旅游的高峰期,全球各地的旅游业者莫不翘首以盼。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大陆春节出境游客数量达650万,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往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台湾观光旅游业却在今年遭遇了罕见的寒冬。

  火爆景象不再,20年来头一回

  位于台湾屏东县的垦丁历来是大陆游客钟爱的热门景点,旅馆节假日更是常常爆满。然而,据屏东县观光协会透露,今年春节假期,垦丁平均住房率降至八成,一些民宿更是只有六成,景象不复当年火爆,业界叹“20年来头一回”。

  台湾旅馆公会联合会理事长张荣南在垦丁拥有一家400多间客房的旅馆,用他的话说,春节前的状况只能用“惨兮兮”来形容了。他表示,过去小小的垦丁往往会有10多万人,陆客急剧减少后,饭店入住率也就两三成。那些原本指望通过春节旅游旺季改善全年经营状况的业者,一听说春节加班机被砍,心就彻底凉了。“我从事观光旅游业30多年,过去一直很乐观,然而这两年却越来越悲观。”张荣南感慨道。

  其实,春节“没吃饱”的又岂止垦丁的观光业者。从台观光部门的数据统计看,2018年春节赴台大陆团客平均每天仅2100人,自由行旅客每天不到6000人。与2017年比,每天平均约少3000名陆客,是近五年春节假期期间陆客赴台最少的一年。有台湾媒体测算,如以每人每日平均消费198美元计算,春节假期将比2017年少逾1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益。台当局交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表示,两岸关系正常时,春节假期陆客平均一天来台人数多达1.5万人,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陆客人数虽下滑,但春节期间还是明显回温。如今天气渐暖,观光业春节回温却远低预期,业者只能慨叹:冬天过去了,春天什么时候来?

  “旅游新南向”替代不了大陆市场

  由于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骤减。为弥补陆客不来的损失,台当局力推“旅游新南向”,通过免签、旅游补贴等措施吸引东南亚地区游客来台。据台官方统计,2017年入台境外旅客人次超千万,与2016年基本持平。

  “堆出来的数字没有意义。”旅行公会全台联会理事长萧博仁直言不讳道。他指出,当局在统计过程中存在重复计算、牵强附会的问题,连过境旅客和外劳移工都算在了里面,“这在以前是绝对没有过的”。

  醒吾科技大学观餐学院院长李铭辉表示,相较于大陆减少的145万游客,“旅游新南向”带来的75万新增人次,还不到大陆旅客减少的一半。“至于消费贡献,那就差别更大了,陆客团或自由行旅客都以8天7夜居多,东南亚游客则是4天3夜。”李铭辉因此断言,“旅游新南向”根本无法替代大陆市场,反而由于大幅度免签引起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

  业界批台当局两岸政策拖累观光业

  “我想了一年多,死路有十几条,但还没想出一条活路。”萧博仁形容两岸关系“以前是3公尺宽的路,现在变成不到50公分”。他表示,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拖累了整个观光业,尤其是对陆客依赖较大的中南部地区,如果陆客能来,不光是活路而已,而且是“很宽很宽的路”。

  除了两岸政策上的错误,当局在观光旅游政策上的不作为也令业者恼火。“台湾什么都一窝蜂,做邮轮,每个县市都抢着当邮轮港埠。”台湾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研究所所长蒋昭弘认为,当局在观光业发展上缺乏宏观规划,各地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他直言,希望当局把观光业“放在心上”,要扭转目前状况,应首重以吸引陆客为主、其他地区旅客为辅,找准台湾观光业的定位、特色及亮点。

  李铭辉也呼吁,观光业是台湾六大新兴产业的重心,如今全世界都在寻求与大陆开展旅游合作,台湾怎么能把门关起来?两岸地缘近、血缘亲才是台湾发展旅游业的最大优势,维护两岸旅游合作才是救产业的关键。李铭辉说,现在台湾旅游产业正陷入被政治冲击的困境,希望当局不要为两岸民间交流设置障碍,进一步改善服务品质、释出善意,才能实现台湾观光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