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港。 两江新区供图
去年12月28日,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并于12天后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这标志着,重庆自贸区挂牌一周年后,彻底打通了“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最后一公里”的制约,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取得显著成果。通过铁路、航空、水路和公路多式联运,果园港已形成全线贯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支点。
实现长江水道与欧亚大陆无缝连接
果园港位于两江新区,是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港口,也是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总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
重庆果园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李波介绍,去年,果园港完成了铁路专用线的收尾工作,三条预留线竣工并通过成都铁路局验收,同时还完成了两台翻车机的安装,这是铁水联运的关键连接点,集装箱货物从火车上下来,直接推送到皮带机上,然后装船。
去年底,果园港首发的中欧班列(重庆)试运行,就是利用果园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实现了进港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衔接,彻底打通了“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最后一公里”的制约,扩大中欧班列(重庆)辐射范围,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西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互联互通,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出海口和内陆口岸开放高地。
辐射西部的铁水联运网络形成
目前,果园港已先后开通了到成都、西昌、攀枝花、德阳、贵阳等地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已形成辐射四川、贵州的铁水联运网络。这背后是果园港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合作。
重庆港务集团整合铁路、港口、航运等资源,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大力发展“散改集”的铁水联运业务,实现了“海箱上路、铁箱下水”。减少企业重去重回,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成功将贵州进口散装硫磺在长江中下游港口实现“散改集”,通过装运海运集装箱沿江而上,经果园港转铁路运抵贵州;在贵州将重箱变空后,又装运磷矿、磷肥等产品,再经铁路运抵果园港,顺江而下至长江下游港口,实现“硫磷对调”重去重回的对流模式,企业物流成本有效降低。
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运转
为了吸引汽车配件等高附加值的货源,果园港利用“五定”长江快班轮和成都至果园的“蓉渝”集装箱快线,优化铁水联运运输组织,实现了长江快班轮与“蓉渝”集装箱快线在密度、频次及时间上的无缝衔接换装,实现多式联运“快速运转”,创新铁水联运运营组织模式。
来自两江新区的信息显示:2017年,果园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5万标箱,同比增长33.1%;其中水水中转9.8万标箱,同比增长92.8%;铁水联运5.2万标箱,同比增长62.3%。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