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9年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新内涵,积极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变外部压力为发展动力,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推动形成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我们要切实承担起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政治责任,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做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服务保障,高水平办好2019年北京世园会,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乘势而上,奋力拼搏,推动城乡面貌新变化、人民生活新改善,展现新时代首都新气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防范化解金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落实好对口支援、精准帮扶各项任务,助力受援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抓好本市低收入农户脱低任务;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阔步前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新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5%和2.6%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3%左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围绕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京津冀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严格审定落实分区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建立总规引领、全域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开展标准和政策规范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年度城市体检,为总体规划逐层逐级落实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方案,全年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推出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减量提质发展。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中心城区严格实行用地和建筑规模增减挂钩,对照规划要求抓好腾退空间使用。有序释放平原新城规划建设指标,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统筹生态涵养区的分类管控,严控开发强度,维护生态安全。
纵深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更加注重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疏解与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加强政策与机制引导,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退出3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家。调整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功能有序疏解,抓好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北京口腔医院迁建等项目,持续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新校区建设。持续深化违法建设治理,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按照“场清地净”标准拆违腾退土地4000公顷,引导鼓励各区争创无违建区、乡镇。基本实现违法群租房、地下空间散租、占道经营等动态清零,并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街巷治理,完成中心城区和通州区739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加大各区交界地区综合整治力度。按照街区生态补充社区菜店、早点、理发、维修、家政、快递等服务,鼓励便利店拓展服务内容,建设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1000个。新建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拆后还绿1600公顷。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工程,着力解决大型居住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副中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精神,制定副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创新副中心管理体制,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以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副中心转移。启动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城市绿心绿化工程,开工建设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抓好运河商务区建设。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建设,启动建设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抓好北京学校、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开展通州老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四个统一”,强化副中心与河北廊坊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控,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深入对接支持雄安新区,开工建设4所“交钥匙”学校医院,实现京雄城际北京段开通使用,力争京雄高速开工建设,切实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建成通航,启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实现外围交通市政配套同步投入使用。加快建设京沈客专、京唐城际等一批重大工程,推动试点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园区共建,在区域内延伸创新链、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加强与河北交界地区生态环境管控,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
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推进场馆建设改造,确保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年底达到测试赛要求,做好2020年延庆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单项测试赛筹备,办好冰壶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建成京张铁路、延崇高速。加强冬奥人才引进和培养,组建示范场馆核心团队,有序推进赛事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发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深入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冬奥知识、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一步营造期盼冬奥、参与冬奥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