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生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财政民生支出6163.1亿元、增长16.4%。棚户区改造开工23.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竣工9.5万户,农村改厕126万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约1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0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社会保障待遇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人均提高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8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12.5%,新建95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河北建设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黄骅市、馆陶县医改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李保国》《塞罕长歌》等一批艺术精品。成功举办第15届省运会、第9届省残运会和第10届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我省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勇摘12块金牌。在全国率先建立退役军人“两站三中心”服务管理体系,党建工作、走访挂牌等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深入推进平安河北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扎实做好防汛防火防震和减灾救灾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建议902件、政协提案622件全部办复。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坚定而充实,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定力、砥砺前行,在应对挑战中提振信心、攻坚克难,在抢抓机遇中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成绩来之不易,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省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重要指示的实践成果,是全省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冀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河北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期叠加”影响仍在持续,结构调整阵痛凸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大支撑;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亟待深化,营商环境还需大力改善;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不解放、能力不适应、作风不扎实,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担当诠释忠诚,实干托起梦想。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众志成城、拼搏奋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河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2019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丰富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在河北同期实施,使我省重大机遇叠加交汇,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扎实抓好“三件大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基固本,狠抓落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35%;PM2.5平均浓度下降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上述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了我省发展形势和各方面支撑条件,统筹了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既实事求是又积极进取,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体现了稳中求进的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落实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坚定不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定海神针。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令行禁止,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定不移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发展是解决河北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握战略机遇新内涵,聚焦我省发展新需求,专心致志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以贯之防风险,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夯实富民强省物质基础,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是新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造“雄安质量”、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为引领,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总量和结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把握“稳、进、好、准、度”,打基础利长远,优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闯敢试、勇为人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创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方位开放与高水平开放并进,商品要素开放与规则制度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协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河北最壮丽的气象。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决胜未来。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做强创新主体,汇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在科技改革上求突破,在成果转化上见实效,在开放创新上拓空间,强化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着力自主创新,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使河北成为创新的蓝海、创业的热土、创客的乐园。
——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我们大家一起奋斗、一起追梦,共创河北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