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5月24日电 题:“皇城根”下的70年变迁:从城中村到“聚宝盆”
作者 王逸飞 张煜欢
“你看,现在小桥流水,房子也漂亮,像江南园林一样。以前这里城中村,到处是羊肠小道,家家户户住草屋、点油灯。”望着眼前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72岁的杭州人汤阿凤的脑海里,泛起的尽是几十年前的回忆。
虽说不清基金小镇是做什么的,但汤阿凤知道,它从出现开始,就成为了许多社区居民散步、消遣的好去处。而她所在的玉皇山南地区也变得更加干净、漂亮、有人气。
玉皇山南,因位于杭州玉皇山南麓得名。如汤阿凤所看到的,这片曾是南宋“皇城根”的区域,因为一座小镇,如今正经历着从城中村、旧仓库到“聚宝盆”的蜕变。而这里聚起的“宝”,不仅是绿水青山、宜人环境,还有着金融服务业集聚带来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玉皇山南地区过去是老的玉皇村,相比于杭州许多地方,这里的村级经济一直很落后。”玉皇山南所处的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社区书记张敏说。
汤阿凤在玉皇村当过16年村长。“那时我们想尽办法,办过采石场、货物储存处、印铁制罐厂等,但始终无法改变贫苦的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玉皇村想到了致富新招。1992年,村里筹集1000多万元,建起了杭州第一家专业陶瓷品市场,摊位发展到近500家。1996年,依靠“市场”经济的玉皇村成为了“亿元村”。
后来,城市化进程让玉皇村村民成了社区居民,与身份变化的欣喜不同,陶瓷品市场带来的问题却成为居民们的烦恼——大型市场仓库与老旧厂房仓库、铁路、村落犬牙交错,安全问题突出,粉尘、废水和噪音也造成环境污染。
绿水青山无复存,金山银山便不足为奇。2007年,上城启动玉皇山南综合整治工程。2013年起,当地又对玉皇山南地区原有的旧仓库、旧厂房、旧民居进行统一规划、整治、改造,迁出低端产业的同时,优化环境配套以吸引高端服务业。
“我们首先把原先的危旧厂房都拆除,然后在原有民居基础上,改建一批,修缮一批,拓宽一批,腾出了一片宝贵的空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委会党组成员、南星街道人武部部长王飞舟说。
产业高端化成为趋势的“天时”,发展空间拓出的“地利”,加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当地共识的“人和”,为玉皇山南地区的蝶变埋下了伏笔。
2015年,在浙江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背景下,上城将目光聚焦金融业,成立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志在打造出以私募金融产业为核心的中国版“格林威治小镇”。
小镇的出现为古老的玉皇山南带来了环境的蜕变:翻过城中村的脏乱差篇章,如今的这片土地上呈现的是白墙黛瓦、亭台楼榭、草木成荫、山水意境,不仅让汤阿凤等“老杭州”称道,更引来“新居民”点赞。
四年前,安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搬至小镇。其董事长阮志毅说:“在我看来,北京上海也建不出环境这么好的小镇。”
其所说的环境既是生态环境,更是产业环境。从低小散乱到私募金融,小镇更为当地带来了产业发展的质变。
目前,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已集聚逾5000名国内外专业金融人才,入驻金融机构近3000家,入驻企业总资产管理规模11200亿,去年实现税收22.9亿元。
“和其他城市相比,这里政府管理十分透明,产业十分集聚,管理人员十分专业,没有比基金小镇更适合我们发展的地方了。”阮志毅介绍,在玉皇山南,其企业已完成50余家拟上市公司投资,主持或帮助10余家公司成功上市,基金管理规模逾30亿元。
“小镇真的是日日新、时时新,五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首批入驻小镇的企业——浙江玉皇山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镢文说,“刚来的时候‘邻居’还不多,如今周围入驻的都是高端私募基金企业,企业间互动很多,气氛也很好。”
企业获得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打造。据了解,为服务企业发展,当地不仅在小镇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税大厅、出入境大厅,简化审批手续,还在生活配套上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为企业、人才保驾护航。
杭州市上城区长金承涛说:“基金小镇已成为上城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打响了上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为全世界金融版图上增添了新的注脚,对上城高质量推进一流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建设作用显著。”
如其所说,包括以小镇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在内,去年当地着力发展的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合计超788亿元,占GDP比重超7成。
当下在玉皇山南地区,着力打造2.0版的小镇正围绕“募、投、管、退”构建完整产业链。金承涛说,“未来大家寻入驻、找项目、投资本都首选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汤阿凤的心愿则更为朴实,“希望小镇越来越好,我们生活的越来越幸福。”(完)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