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兰州陆海贸易“公铁海”有机联通:农产品组团“出海”

2019年09月05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9月4日电 (记者 魏建军)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李建亮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在这里可以将西北的农产品,通过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去,同时,把国际产品引进来,丰富甘肃及周边市场,满足西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以下简称“兰州陆港”),采访团详细了解了该港近年海陆贸易通道建设,中欧、南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行等情况。

  兰州位于全国九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21个物流节点城市、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列,处于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上,是连接亚欧国际货运班列必经之地,汉唐以来一直是贯穿东西走廊的重要战略支点。

  2014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瞄准兰州区位优势,以及交通、枢纽、能源、产业等综合优势,谋划了兰州陆港建设。2016年,甘肃省政府将兰州陆港定位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李建亮介绍说,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兰州陆港打通了中欧、南亚公铁联运等四大国际贸易通道,国际班列发运已见成效。兰州陆港与天津港、钦州港、果园港等9家海港、陆港开展合作,成为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

  他表示,兰州陆港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引进知名国际物流企业参与陆港运营发展,与阿里巴巴、新加坡太平船务、大陆希望、上海宇培、京通易购等知名企业签订入驻投资协议,稳步提升物流服务功能,极大促进西部货物顺利、便捷参与国际流通。

  同时,组建了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南向通道)的省级平台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欧、中亚、南亚“四大”通道建设,不断创新通关机制,搭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口岸一站作业”。

  李建亮说,依托甘肃特色产业,发挥兰州陆港冷链物流、集散分拨、中转枢纽的功能优势,在省内节点城市建立工业品、农产品集货基地。利用与武威陆港合资成立的甘肃兰武国际陆港管理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平台作用,开展肉类、木材等进出口贸易,增强甘肃开放型经济和通道物流产业竞争力。

  借助酒钢集团、金川公司、方大炭素等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的分支机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将酒泉洋葱、天水苹果、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农产品组团“出海”,促进甘肃农业经济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兰州陆港加快发展通道经济、物流经济和口岸经济,特别是深化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实现中国西南与西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公、铁、海的有机联通。截至2019年8月中旬,共发运国际班列440列、15692车,货值达49.6亿元。

  不仅如此,兰州陆港积极寻求发展海外合作业务,先后赴德国、俄罗斯、新加坡、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项目考察和合作交流。

  李建亮表示,持续发展通道物流产业,不断提升口岸、保税、多式联运功能,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创造甘肃物流“奇迹”,打造产业和政策聚集洼地,真正成为西北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港口、国际货运班列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