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积极稳妥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继续化解处置不良贷款,建立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重点防范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风险。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成果,做深做实降成本、补短板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强做优国有资本。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借鉴复制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经验做法,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和自营出口业务。大力拓展开放通道,力争武当山机场航空口岸列入“十四五”规划。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清理各类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深入落实京鄂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新一轮京堰对口协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以“22250+100”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两张网建设,提升便民利民水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降低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持续深化“双千”活动,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深入推进 “信用惠民便企”工程,持续开展失信专项治理。贯彻执行好中央支持民营企业“28条”等新举措。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尊重企业家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队伍,让广大投资者在十堰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七)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实现控详规全覆盖。加强城市更新,以百二河为主轴,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路网改造、环境治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继续推进地下管廊配建工程,提高管线入廊率,促进科学管理规范运营。启动建设航空路东风大道高架桥,加快推进三峡路、武当路复线、朝阳路改线、东风商用车新工厂物流通道,确保江苏路延长线等建成通车。启动建设高铁十堰东站至双楼门道路,力争郧武一级路十堰东站至林荫大道二号线提前通车,解决城区东部交通拥堵问题。新建武当路、重庆路山地街头游园,配套完善体育设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4万户改造任务。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开展物业市场综合治理,解决好市民家门口“天大的小事”。加快生态滨江新区建设,启动南水北调博物馆、杨溪至安阳一级路等项目。
——强化县域经济支撑。把县域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底色、特色、成色,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加快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加强县域经济考核,激发县域内生动力,促进各县市区担当作为、比拼赶超、争先进位。深入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基础设施提升等八大行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规模,支持各县市区彰显特色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水资源利用及水制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产业。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抓手,强化“中心”引领,提升“两翼”动能,加快“高地”崛起,完善“一心两翼三高地”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支持和统筹推进十堰开发区、高新区两个重点区域建设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十堰垭子至大川一级路、十房一级路、竹山城关至上庸一级路、郧西天河口大桥、武当山客运换乘中心等项目建设。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两山”创新实践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神定河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更大力度改善提升神定河水质。推动老旧小区清污分流、支沟治理、城区智慧排水等工程,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稳定保持丹江口水库水质Ⅱ类标准,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94.3%。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油烟等污染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6%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控新增土壤污染,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完成“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加大城区裸露山体修复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一山五区”重点区域绿化,打好汉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
——创新推进“两山”实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惠民、共治共享,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健全完善与绿色GDP匹配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治理方式。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探索推广“两山”实践创新典型示范。抓好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支持丹江口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九)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推进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稳岗返还、技能提升等行动,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再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扩容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稳妥推进高考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中职资源整合,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驻堰高校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各学段。启动东风技师学院整体搬迁,推进湖北汉江技师学院、车城西路二小、柳林小学改扩建、东风50学校等建设,确保天津路二小、东风21小学、柯家垭小学投入使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抚恤优待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认真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创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力争养老床位达到2.5万张。持续推进殡葬改革,确保市殡仪服务中心、县级综合性殡仪服务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取消耗材加成、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工作。提高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标准。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质量。推进县域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打响十堰文化品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新增规上文化产业企业10家。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活动,举办好武当武术、水上运动等赛事活动。深入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推进十堰青少年户外培训基地建设,支持房县体育中心、郧西县文体中心、丹江口市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
——奋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对标创文指标体系,抓实抓细基础工作,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增内涵,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十星级”农户、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推进竹山县、房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巩固“五城联创”成果,持续改善城市环境。深化“志愿之城”建设,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眼长效常治、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法治十堰”建设,全面完成“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化解信访积案。深化“平安十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创建“长安杯”,推进“雪亮工程”。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消防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统筹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全力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加强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三、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政府全体干部的终身课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升务实专业创新的干事本领,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坚持做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增强担当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诠释忠诚,在推动发展中担当作为。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机关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构建职责明确、高效诚信的政府治理体系。从严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进一步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提升专业能力素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 “五个过硬”,增强“八种本领”。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干部队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务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坚决破除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锐意创新,善谋善为,善作善成,推动政府工作争先进位。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大力治理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紧盯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监管,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到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勤俭办事。
各位代表,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十堰作为,为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