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定不移促进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茅台酒6600千升、习酒公司和茅台201厂“双五万千升”及珍酒、董酒等白酒技改扩能,加速实施配套产业项目,加强“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培育和运用促进,提升“遵义十大名酒”(39)知名度,确保白酒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形成酱香白酒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铝精深加工,支持务川氟钡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面建成投产务川氧化铝项目,完成贵州钢绳、遵义钛业异地技改搬迁。持续推进煤炭产业技改扩能和机械化改造,促进煤炭产业振兴;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尽早实现规模化开采。支持各地具有资源优势的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中国辣椒城、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园、播州辣椒调味品加工园为重点的“一心两翼”辣椒加工集聚区。推动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健康医药等产业发展,支持汇川超临界、正安吉他、赤水竹产业等产业园区建设。坚持“一园一主业”,降低标准厂房闲置率,提升园区产出效益。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力争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医疗康养中心建设,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揽,红色文化、绿色康养、研学旅行齐头并进,推动旅游跨界深度融合和旅游业态丰富提升。推进赤水河谷国家旅游度假区提质增效;打造一批中高端民宿和康养旅游品牌,推动 “遵义红宿”公共品牌特色化、集群化、智慧化发展;力争全国红色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国民宿大数据中心落户遵义。推进乌江古村落、赤水旅游新城、桃花江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遵义市康养示范中心暨社会福利基地,持续抓好创A工程,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特色餐饮经济,推进非遗和演艺进乡村、进街区、进景区。加强品牌文创产品开发,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包”“景点群”“集聚区”和“线路套餐”。抓实“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民俗”的 “醉美遵义·精彩四季”主题营销。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规范和安全管理。推动其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城投中央公园建设。推进大数据服务集聚区和软件园核心区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实现中心城区基本覆盖,力争软服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以上。深入实施“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行动,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高铁新城、新蒲CBD等新商圈。探索将部分老旧工业厂区改造为新型商贸服务综合体。打造集样品展示、订单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遵品入沪”供应链;开拓贵阳、重庆、上海、广东农产品消费市场,建立稳定的购销体系;加大茶叶、辣椒等农特优产品出口。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加强电商与快递业协同发展,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25%以上。办好茶博会、辣博会、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第八届全国文化馆“百馆联动”文旅嘉年华等展会活动。梯次培育商贸企业,实现新上限入库100家。
五、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厚植区域竞争优势。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绥阳、湄潭撤县设区,推进习水撤县设市。编制完成《遵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科学确定“三区三线”(40),夯实“多规合一”基础;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管信息系统;优化综合交通、市政管线等专项规划。优化城市建成区功能布局,完善市政设施,继续推进武汉路、高新快线等中心城区骨干道路建设,启动兰海高速遵义城区过境段“高改快”工作,加快绥阳至新蒲快速通道工程;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5000个;推进湘江河综合治理PPP项目(一期)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项目30个;继续实施“增绿添色”工程;推进遵义环保生态产业园建设,尽快形成垃圾发电和集中处理固废、餐厨垃圾、医疗废物、污水等多重功能一体化,加快习水县、桐梓县、绥阳县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建成投运红花岗区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精心承办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推行城市网格化精细管理,强化市容环境整治,依法严厉打击“两违”(41),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复检,3个县(市)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5个。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交通强国”试点,加快黔川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启动遵义新舟机场改扩建工程(民用部分);做好渝贵高铁、泸遵铁路、涪柳铁路、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昭黔铁路前期工作,加快瓮马铁路北延伸线建设,力争遵义动车存车场开工建设,力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获批;推进蓉遵高速遵义段扩容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金仁桐、桐新、德余、道武高速,加快重遵扩容、遵仁高速建设,力争余遵、湄石高速建成通车,确保正习高速全线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400公里以上;完成国省道改造60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100公里;启动一批旅游公路建设;努力创建“四好农村路”(42)示范市。持续推进芙蓉江库区航运工程。推进文星大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观音大型水库,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9个、确保6座水库下闸蓄水。实施习水500千伏红城变、220千伏正安变、新蒲110千伏新中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改造城市雨水管网65公里、污水管网125公里。建设天然气管网85公里,启动6681油库搬迁工程。新建5G基站1000个以上,新增具备物联网功能的基站2000个。
六、坚定不移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坚持醉美遵义·拒绝污染,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流域生态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作,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抓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43)执法,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花卉苗木、林下种养,推进全竹利用。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治理162个遗留矿山污染,推进乌江、赤水河遵义侧10公里范围内废旧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严格保护耕地、林地、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推进酒糟、煤矸石、粉煤灰、瓦斯等资源化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支持习水县申报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源头防控,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整治交通、建筑施工扬尘和磷污染、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填埋场、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严格开展“六个一律”(44)环保利剑执法,确保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以上、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5%以上,省控以上重点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94.7%,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5%、90.5%以上。
七、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45),立足便民利企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落实好减税降费和其他降成本政策,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亮剑。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力争新设立市场主体6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6%。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厘清债务关系,规范投资管理,推动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供销社等领域改革。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46),探索开展跨区域合作。深耕重庆市场,融入广州、深圳市场,深化沪遵协作,吸引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发展要素。提升遵义国开区、综保区发展水平,推动新蒲经开区调整区位。推动遵义新舟机场临时航空口岸获批开放。支持仁怀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启动李家湾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快递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加快创新驱动步伐。深入实施教育科创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级农高区申建和临港遵义科技城建设,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工作。建立市创新创业协同中心和产学研项目苗圃孵化基地。提升科技创新平台10个,培育人才团队10个、高新技术及各类科技型企业50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一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发挥遵义院士工作中心“智力引擎”作用;确保遵义京师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0.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83%。
八、坚定不移抓牢风险防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注重分类施策,压紧压实债务主体责任,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债务存量,坚决守住政府债务不爆雷、不出事底线。着力盘活高速公路资产,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千方百计降低债务率。大力推进债务展期重组,全面清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所属宾馆及闲置资产,盘活高校老校区、产业园区闲置土地,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投转固”(47)手续办理。坚持以收定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财政资金必须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金融风险。防控灾害事故风险。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六级六覆盖”(48)网格化管理和企业“双控”(49)体系,健全灾害防控和责任体系。建成上下贯通、覆盖各重点行业领域的应急指挥平台,构建应急预警和指挥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和保障体系。防控社会稳定风险。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抓牢网络安全,正确引导舆论。持续抓好“三房”问题处置。坚持开门接访、主动下访,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