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7%,完成序时进度的100.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一批工业重点企业危中寻机,承压增长……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江宁高新区交出了“高分答卷”。
“高分答卷”的背后,是江宁高新区经济运行韧性十足,产业结构优势彰显。发展稳中求进,靠得是创新。
事实上,江宁高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心无旁骛聚焦的主方向、聚力抓好的一件事就是:创新!
“江宁高新区为创新而生、凭创新而进,更因创新而兴。”园区负责人说,围绕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将不断集聚全球资源,筑高产业地标,营造创新生态,奋力打造“三个区”——科技服务生态示范区、校地融合发展先行区、科技产业创新核心区。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科技型产城融合品质新城。
立足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宁核心区的“高站位”,置身江宁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的“大坐标”,朝着高质量发展的“主方向”,江宁高新区正面向“十四五”,纵笔擘绘“新”未来!
创新突破,崛起“产业地标”
最近,南京市发布《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江宁高新区新增8家上榜企业。截至目前,江宁高新区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总数达20家,获评“2019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作优秀载体”。
独角兽、瞪羚企业数量是衡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江宁高新区的立园之本和发展之基,就是致力于打造独角兽、瞪羚竞逐奔跑的科创沃土。
2018年5月23日,一个标志性的创新节点。南京市首批培育独角兽、江宁高新区企业前沿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艾可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艾可宁是全球第一个长效HIV-1融合抑制剂、中国第一个原创抗艾新药,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同年,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BCMA抗原的双表位CAR-T细胞(LCAR-B38M细胞制剂),在与上海、南京多中心临床治疗合作中,完成17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总反应率达到88.2%。传奇生物一举实现了江宁区独角兽零的突破。今年1月14日,瞪羚企业万德斯成为全国第一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领域科创板上市公司。
创新、突破;再创新、再突破——纵览江宁高新区发展历程,创新轨迹不断调高,创新步伐不断加速,创新成果不断突破。
建设创新名城,南京要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江宁高新区有上汽大通、南高齿这些在全国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但最具‘地标’潜力的是生物医药产业,这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江宁高新区科技创新部有关负责人说。
打开江宁高新区的产业版图,生物医药产业“家底”丰厚。截至目前,江宁高新区累计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企业近1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超四分之一。汇聚生物医药领域院士5名、国家级人才专家33名、市区级高层次创业人才163名。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园区在185个参选单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前十五,其中技术竞争力全国第九,环境竞争力全国第十,是南京市唯一进入全国前20的园区。
当下,江宁高新区正积极打造一个“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药创制服务集聚区——“江宁药谷”核心区。聚焦新药研发与生产、细胞治疗、基因治疗、CRO/CDMO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生物医药细分行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将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支柱产业。
首家入选全球工业4.0灯塔工厂的中国整车企业在这里脱颖而出,格力电器(南京)中央空调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江宁药谷”在这里加快建设,恒瑞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及肿瘤医院项目加快推进,全球量子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第一品牌”在这里落地打造……以世界目光集聚创新要素,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发展,江宁高新区的“创新力量”愈显磅礴,“产业地标”正强力崛起。
开放竞速,构筑“科技生态”
所谓“产业地标”,露在“地表”的是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埋在“地下”的,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江宁高新区着力打造的“三个区”中,首要即是“科技服务生态示范区”。
面向全球谋创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必须打造更加国际化的“开放”生态。去年以来,江宁高新区与斯洛文尼亚、韩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英国格拉斯哥的国际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推进与瑞典、荷兰等共建创新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量元素研究院设立中国分院……竞速开放创新,一个个全球创新合作总部基地密集落子,园区越来越具“国际范”。
营造科技服务生态,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是“硬支撑”。江宁高新区启动建设涵盖国际创新大厦、校地合作中心、小镇社区中心和配套人才公寓等功能板块于一线的“科技创新走廊”。目前,园区众多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50类300余项技术支持。以南京生物诊断和转化医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例,平台构建了5个药品开发、8个生物技术相关和2个CMO技术平台,可为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从药物探索、药学研究到上市后再评价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进入创新发展赛道,区域竞争比拼的不再是简单的优惠政策,而是服务、平台和环境。”江宁高新区科技创新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加快江宁天印健康创新园项目建设,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硬平台”。同时,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提升园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等营商环境“软实力”。
企业创新发展“痛点”在哪,园区服务的“重点”就在哪。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创新风险高,江宁高新区通过构建活跃、繁荣的产业和资本互通市场,助推生物医药项目建设和创新生态系统培育,成功培育以金斯瑞、奥赛康、海融医药、济群医药为代表的上市企业13家,拟上市5家。
贯彻落实南京“企业服务年”要求,江宁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创新“线上一个入口”和“线下一个窗口”模式,着力构建“项目有人接、审批有人办、过程有人问、结果有人盯”的闭环体系。到2020年底,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将奋力打造企业服务的江宁高新区样本。
“科技服务生态”不断优化,这片“科创森林”愈见繁茂!今年初,江宁高新区出台“科创企业森林厚植行动”,围绕园区生物医药、高端智造和绿色智能汽车、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三大主导产业,放眼全球“移植大树”,形成全产业链的“森林群落”;推动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播撒“阳光雨露”,打造苗圃“培育树苗”,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园区和“强富美高”新江宁提供有力支撑。
融合发力,厚植“未来优势”
江宁高新区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南京综合条件最优的科技园区。
“敢称‘最优’,因为我们家门口就有一座藏量巨大的‘创新富矿’!”江宁高新区招商部有关负责人说,坐拥江宁大学城核心区,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12所高校云集,在校师生规模超20万人,国家、省、市、区级人才7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近20人。集产业区、大学城、风景区于一体,放眼全国都不多见。
“近水楼台”如何“先得月”?中国药科大学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杨勇介绍,作为省内高校第一家通过国家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主要开展新药临床前的安全性评价、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而这些,正是很多药企新药上市前遇到的“卡脖子”问题。目前,该平台已向园区企业全面开放。
大学城因产施研,高新区依校建谷。当下,江宁高新区正着力打造“江宁药谷”,倚重的正是江宁大学城。中国药科大学被誉为中国的“药界黄埔”,“十三五”以来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居全国高校之首。南京医科大学则拥有25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每年过万的医药专业本硕博毕业生,形成全省首位的生物医药人才集聚度,创新潜能难以估量。
“某种程度上说,高新区与大学城融得深不深、实不实、紧不紧,直接关系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江宁高新区负责人表示,面向“十四五”,将更大力度推动校地融合,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把科教资源优势化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经年砥砺,融合发展,江宁高新区创出一个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校地融合发展为特色,以创新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名校+名院+名企”良性互动模式。以服务链吸引人才链,进而推动创新链、引领技术链、助推产业链,又蹚出了一条“四链联动”的创新发展路径。
站在“十三五”规划收官的时间节点,置身创新名城建设的时代坐标,江宁高新区抢抓南京“四新”行动机遇,最近一举出台“九大行动计划”,从打造科创走廊到培育产业地标,从优化企业服务到生态环境提升……为“十四五”谋好篇、布好局。
方山脚下,秦淮河畔,江宁高新区正以创新为笔,擘绘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