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出海出境大通道重庆跑出“新速度”

2020年08月21日 12:13   来源:国际商报   

  4月3日下午,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在重庆首发,这是全国开行的首趟邮包专列,为疏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压的国际邮件开辟出一条新通道。专列共发运集装箱44个,包括来自北京、广东、湖南及重庆本地的国际邮件42箱和应立陶宛政府请求发运的救援物资2箱,并于10天后抵达立陶宛,再分拨至西班牙、丹麦、瑞士、法国、塞浦路斯等36个欧洲国家。

  目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已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实现“国际水陆路邮件进出口新通道、航空禁寄产品新通道、跨境电商铁路专线寄递产品新通道、国际邮件应急疏运新通道”四大功能。据重庆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刚在日前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铁路运邮”试点,实施中欧班列(重庆)进出口运邮常态化、规模化。累计发运邮包集装箱111箱,出口本地国际邮件166.3万件,货值3131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列。

  “开展多式联运创新、探索陆上国际贸易规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宋刚表示,挂牌3年来,除“铁路运邮”试点外,重庆自贸试验区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还开展了多方面探索。

  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化”试点,开发铁路提单及运行模式,创新铁路提单配套规则,开立“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并批量化运用,目前已累计签发铁路提单47份,货值达4亿元……重庆自贸试验区陆上贸易规则的探索加速进行,成果彰显。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贸易中的铁路运单使用及未来法律框架高级别研讨会”在重庆举行;《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等3项标准已通过国家审批并发布,将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统筹“铁空水公”四种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枢纽体系,强化各枢纽节点的无缝联结,建设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国际多式联运中心。由此,重庆出海出境大通道跑出“新速度”。2019年东向渝沪直达快线实现天天班,总体运行时间控制在下水10天、上水12天左右,比普通班轮提升40%;西向中欧班列(渝新欧)全年开行超过1500班,运输重箱量及货值位居全国第一;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年开行铁海联运班列923班、跨境公路班车1252车次、国际铁路联运班列71班,同比增长51%、148%、29%,运输货值突破100亿元;北向渝满俄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航空新开国际航线13条,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95条,通航33个国家73个城市。

  果园港片区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重点片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体系方面卓有成效。2019年,果园港获批成为西部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果园港也获得国务院批复,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封关投入运行,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大通道在果园港实现无缝衔接,为外向型货物提供了高效率、多样化、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大大增强了重庆对“一带一路”国家及沿线省市货源的辐射能力。宋刚称,3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的协同联动、一体化推进,完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创新多式联运规则,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联运创新模式。

  “重庆自贸试验区依托西部开放门户城市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在专题发布会上如是评价。

  的确,重庆自贸试验区3年来建设成果有目共睹: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实率达98%,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40余项。新增注册企业13345家、注册资本总额2155亿元;全域引进项目980个,签订合同(协议)2251.4亿元。

  开放通道拓展、平台提升、口岸完善、主体培育、环境优化……在自贸试验区的引领下,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加快推进,并全面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2019年,重庆进出口贸易增长11%,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增长11.3%;国际要素资源加速聚集,对东盟、欧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43.2%、8.4%、32.1%。同期,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23亿美元,居中西部前列;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93家。

  宋刚表示,下一步,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丰富铁路提单的应用场景和融资功能,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优化法治实践,持续深化陆上贸易规则探索。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