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催热体育经济 万亿市场待爆发

2022年01月19日 0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主题酒店预定火爆 冰雪旅游消费升温

  冬奥催热体育经济 万亿市场待爆发

  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并明确提到,以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

  记者获悉,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多地加速启动冰雪旅游季,冰雪旅游消费火热。业内指出,可借助冬奥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速激发我国冰雪产业及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冰雪旅游消费热度高涨

  在银装素裹的景色里感受速度与激情,滑雪成为新年最潮的户外运动。1月1日,吉林松花湖滑雪场,在天猫冰雪节上,100位滑雪爱好者以新年“第一滑”的方式迎接2022年。

  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全国进入一年中冰雪旅游的最佳季节,滑雪消费持续升温。飞猪数据显示,从2021年12月开始,全国各地的冰雪主题游预订保持周均46%的增长,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成了这个冬天最热烈的休闲旅游项目。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正好赶上了黑龙江恢复跨省游和元旦假期,数据显示,冰雪大世界开园至今,已成为“哈尔滨亲子遛娃榜”第一名的景区,不仅门票订票量持续增长,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哈尔滨城市观光的联游产品热度也被带动上涨。

  “冬奥会的临近,让中国冰雪运动持续升温。中国作为最大的初级滑雪者市场,滑雪年频次为1-2次的滑雪体验者占比高达77%,滑雪成为很多游客冬季旅游初体验的首要选择。”驴妈妈旅游网CEO邹庆龄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冰雪类景区如河北张家口多乐美地滑雪场、北京西山滑雪场,内蒙古赤峰美林谷滑雪场、呼伦贝尔金龙山滑雪场,辽宁东北亚滑雪场,江浙地区的杭州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绍兴乔波冰雪世界,成都融创雪世界、广州融创雪世界等产品人气颇高。

  相关的接待和度假酒店同样预定火爆。记者了解到,北京新华联丽景湾国际酒店自2021年10月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以来,积极筹备,并于2022年1月4日正式启动冬奥接待工作,第一天就顺利接待108位客人。

  冰雪主题度假酒店热度走高。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东北地区酒店+滑雪+温泉套餐的预订量同比去年增幅440%。冰雪游客群以30-40岁左右,偏好度假休闲的中青年为主。产品选择上,4晚5天的滑雪度假村套餐预订量最多,度假村相关配套比较完善,包括雪上活动及温泉、水世界等娱乐项目。

  与此同时,冬奥会也在激活冰雪产业链。天猫双11期间,天猫滑雪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0%。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同比上年增长超过60%,其国产滑雪头盔海外销售额同步上涨了15倍。

  “随着冬奥会周期的到来,围绕着冬奥经济,逐渐形成了‘冰雪制造、救援、度假服务、配套设施’的产业链闭环。冰雪消费需求助推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形成了新的消费利好。”奇创旅游集团产业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刘宇楠对记者表示。

  各地冰雪产业蓄势发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尽管有疫情影响,但是在北京冬奥会、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冰雪设施全国布局等供需两方面刺激下,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

  多地正在抢抓机遇,纷纷启动冰雪旅游季,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冰雪度假项目、旅游线路,同时推出减免优惠、景区让利等举措。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22年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上表示,在迎接冬奥会的这个冰雪季,城乡居民对冰雪休闲的向往已经转换成为旅游消费的市场基础。加上文化和旅游部不久前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一个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科技资本创意共同推动、类型多元、层次多样的冰雪经济体系已经成型。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体育产业、冰雪产业的重要规划也在加快落地。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规划强调,以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实现全域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加强战略规划布局,完善冰雪产业区域发展体系。

  近日,江苏、上海、甘肃、云南等多地“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炉。比如,江苏提出,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以上,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500元,并新增3至5家体育类上市公司。上海明确,到2025年,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比2020年翻一番。

  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将接近五分之一,冰雪运动户外产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陆续出台,特别是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旅游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参与热情持续提升,我国冰雪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居民消费逐渐从基本消费、功能消费过渡至健康消费、体验消费,冰雪旅游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冰雪+”相关旅游产品持续升温,也进一步带动了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更好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在业内看来,应抓住冬奥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支持冰雪企业和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冰雪运动赛事、冰雪运动教育等形成更完善产业链。

  邹庆龄指出,从调查数据和典型实例来看,各地发展冰雪旅游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场馆建设、轻研发制造,重资产投资、轻运营体系等问题。多数地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冰雕、冰灯等观光类层面,冰雪度假类产品、冰雪民俗体验性旅游产品十分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长期来看,发展冰雪旅游还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加大文化创意的力度,还要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冰雪资源富集区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再次,应完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冰雪产业不仅仅是运动场馆,还需要规划产业链上游的教育、研发、创新、策划、咨询、设计、投资、装备制造,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场馆运营、赛事管理等环节。”邹庆龄说。

  在吴琦看来,需求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承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应基于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影视等关联业态的融合发展。同时,推动体育产业向服务化、市场化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由“重成绩、轻收益”的精英体育模式向“重收益、强体质”的市场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围绕更好激发冰雪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吴琦建议,一是健全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配套政策,完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支持冰雪企业和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和品牌价值,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龙头企业。三是推进体育场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冬奥会场馆,促进全民健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和大众体育赛事,进一步调动公众的参与和消费热情。(记者 班娟娟)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

冬奥催热体育经济 万亿市场待爆发

2022-01-19 0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