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溜索天梯到"四好农村路" 乡村道路十年间已旧貌换新颜

2022年03月25日 14:33   来源:光明日报   

  从溜索、“天梯”到“四好农村路”,乡村道路十年间已旧貌换新颜——

  “羊肠道”不再,“康庄路”铺开,“幸福梦”入怀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照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脱贫前后的对比图。在党和政府关怀推动下,近年来,居住在这个千古天险之地的村民们终于告别了“出行难”——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藤梯”不见了,6000余根钢管构成的坚实“钢梯”连起山上与山下,通向美好新生活。

  “悬崖村”的今昔对比,是十年来中国大地山乡巨变的缩影。道路是关系到农村居民日常出行、脱贫致富的大事,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并强调指出,“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今天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如何,给人民群众带去了怎样的便利、美好与希望?我们邀请村民、建设者、基层干部讲述这些“致富路”“幸福路”的故事,共品乡村发展喜人成就。

  天堑变通途,幸福滚滚来

  讲述人:湖南高速集团株洲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聂善文

  湘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谷深岭峻,自古行路难,修路更难。

  1997年,我第一次驱车经过吉首市矮寨盘山公路。整条路弯急坡陡,十三道“Z”字形拐弯触目惊心,车从山脚爬上山坡,足足花了40分钟。站在矮寨坡顶,眼前1000多米宽的德夯大峡谷就像一道天堑,给人与世隔绝之感。

  2012年3月,古老苗寨终于迎来了久盼的一天——矮寨大桥在两山之巅飞架而起,一桥连接峡谷两岸,实现了交通“从三十分钟到一分钟”的跨越,也按下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快进键”。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矮寨大桥。他强调,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从此,矮寨的交通发展持续提速,曾经的交通“短板”,变成了幸福生活的“潜力板”。

  作为大桥的管理方,我始终牢记总书记深情嘱托,把“守护好、管养好”矮寨大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后,很快成了一大景点。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交通+旅游+扶贫”模式,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旅游景区,形成了“张家界—矮寨大桥—凤凰”这条黄金旅游带,串联起“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周边的乡村也开始积极开发农旅合作新模式。

  去年,有一次我回到湘西,在距矮寨收费站500米的“苗家龙凤餐馆”用餐,和店老板聊了起来。这位农民兄弟动情地说:“游客多了,生意当然火。”他所在的矮寨镇排兄村,已经依托矮寨大桥景区发展起农家乐108家,农家客栈47家,带动当地400多人就近就业。附近的吉斗寨龙秀成一家9口人,原来是全村最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负责矮寨大桥景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儿媳经营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000人次以上,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湘西人都爱矮寨大桥,它已经成了湘西乃至湖南的一张新名片。沐浴改革发展的春风,大桥变天堑为通途,也给了我们滚滚而来的幸福与喜悦。

  草原上,“金光大道”越来越宽阔

  讲述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 吴云波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民歌里描绘的场景,在我的家乡东萨拉嘎查(“嘎查”即蒙语“行政村”)常能见到。近些年来,生态优美的家乡越来越有活力,发展出了一条通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而这一切,离不开脚下的路。

  茫茫草原路,以前并不好走。二十多年前每次去旗里,我都得搭乘农耕用的四轮拖拉机,在路上颠簸整整一天。现在,平坦的公路早已四通八达,百姓出行的时间大大缩短,路上的体验也好多了。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我向总书记发出邀请,欢迎他到我们嘎查来。总书记亲切地问我:“到你们嘎查路怎么走啊?”正是由于家乡的交通变得便利,我才有底气说:“可以坐飞机到我们通辽机场,我们开车去接您,通了高速,现在路很好走。”

  以前,有尊贵的客人来到家乡,老百姓都是骑着骏马、捧着哈达前去迎接。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道路平整宽敞了,就能开车去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了。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村村通”,才能打通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玛拉沁艾力(蒙语“牧民之家”)养牛专业合作社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现在已经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合作社的产品能分销全国,离不开顺畅的物流。起初,牛肉加工完毕,合作社成员还得想办法把牛肉运送出去。现在,我们和中国邮政进行合作,综合便民服务站入驻嘎查,“邮快合作”模式被引入,畅通了合作社以及百姓们的快递运输渠道。随着电商的发展,我们又开始在直播平台推广肉食产品,还积累了不少粉丝呢。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利用直播平台征求网民建议并带到会上,让更多人的心声诉求受到重视。

  路通了,心更通了。便利的交通不但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也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农牧民越来越多地走出草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海量信息,对党的全面领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烈的认同感。现在,我去农牧民家里走访,言谈之间,总能感受到家乡人民对党和国家发自内心的感激,对总书记深深的爱戴之情。

  家乡的公路越修越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东萨拉嘎查群众的心永远向着党,永远向着北京。

  守护独龙江的“生命线”

  讲述人: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公路管理所所长 龙建平

  我是在贡山县独龙江乡献九当村迪兰小组长大的独龙族青年。从小,独龙江闭塞落后的交通就让我刻骨铭心。那时家里到乡政府没有公路,要走一整天。虽然1999年通往县城的独龙江公路通车了,但高黎贡山隧道还没有修建。20年前我到县城读中学时,每次去学校都得和同学们结伴步行五天时间,背着粮食、锅碗,在路边起灶做饭,用塑料布搭帐篷露宿。每年大雪封山时,村里几乎半年通不了车。

  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终于建成通车了。从此,到县城坐车只要3个小时,独龙江和外面的世界更近了。

  2017年,我任独龙江乡公路管理所所长,和同事们一起管护独龙江公路从乡政府到高黎贡山隧道33公里长的路段。独龙江一年有9个月是雨季,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公路养护难度特别大。2020年5月25日,独龙江乡遭遇泥石流特大灾害,独龙江公路200多处路段被冲毁,交通中断了9天。我们日日夜夜守在山上,勘查施工排险,配合乡党委政府组织力量抢修公路,怒江州和大理、保山的公路部门也赶来支援。经过昼夜不休的奋战,终于把公路抢通了。这次抢修后,公路得到有效加固,沿线全部安装了防护栏,行车更加安全了。

  每年冬春季节,独龙江公路总会面临雪崩和大雪封路的险情,保通任务很重。今年1月20日以来,高黎贡山上雪下得特别大,隧道两边的公路都被大雪阻断了。一个多月来,我们每天一早上山开装载机铲雪,为过往车辆开路,保障独龙江公路时刻畅通,运送源源不断的物资、带来乡村振兴的希望。虽然很辛苦,但能够守护好这条独龙江的“生命线”,我觉得很骄傲。去年,我当选为中共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独龙江。还记得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总书记,报告了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总书记又给独龙江人民回信,这些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激励。“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心坎里,我们充满感激,也倍感振奋。

  多年守护独龙江公路,我目睹了这条路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各种物资拉进独龙江,改善了全乡的基础设施;生活变好了,家家户户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因为运输便利,草果、羊肚菌等经济作物都能运往全国各地,村民们收入增加了;老百姓思想观念也变化显著,手机网购更普遍了……

  当年的泥巴路变平整了

  讲述人: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 李凯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三河村披上新绿,处处都生机勃勃。暖阳下,如果你来到地处大凉山腹地的三河村,看罢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走进极具彝族特色的新民居,再到村史馆听听三河村的变迁故事,一定会感叹:这真是“一步跨千年”的巨变。

  很多第一次来到凉山、来到三河村的朋友可能没有意识到,最直观的巨变其实就在他们脚下。柏油马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这在几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三河村考察时,走的还是崎岖的泥巴路。

  近年来,借着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东风,三河村不但建成了9.6公里的通村柏油路,还修建了28.5公里的通组入户路。“主动脉”打通了,“微循环”也完善了,老百姓们都说,现在出行方便太多了。

  而今,总书记当年走过的泥巴路变平整了,只能俯身进去的土坯房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村民们时刻铭记总书记的关怀,他们在新居外墙刷上了“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彝家新居瓦吉瓦(好得很)”等标语,十分醒目。村民吉好也求经常在游客面前回忆起总书记到他家时的场景:“总书记来的时候走着山间小路,深一脚浅一脚,以后再也不用走那样的路了。”

  路修好了,西门塔尔牛等优质品种引进来了,马铃薯、花椒等特色农产品通畅出山了,“农产品优质难变优价”的问题终于解决了。2021年,全村脱贫户人均收入达到13678元。

  日子好过了,群众的干劲儿更足了。今年我们又扩大了马铃薯、生姜以及中药材川牛膝的种植面积,大家都对乡村振兴信心满满。

  眼界打开了,发展思路也更开阔了。看到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强烈要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我们按照昭觉县总体规划,制定了推动旅游发展的“五环”计划:红色教育圈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修建旧址通往新村的步道“跨越路”,让游客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改变;环三河运动圈,把三河村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串联起来,成为高山自行车赛和马拉松赛的绝佳场地;一条21公里的山地公路串联起三河村和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形成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串联起三岔河镇的万亩草莓园、玫瑰园、蓝莓和树莓种植园,以及谷克德湿地公园、博什瓦黑岩画,打造昭觉生态观光区。

  现在,西昭高速正在火热建设中,建成通车后,从凉山州首府西昌驾车到三河村仅需半小时,村民们十分期待那一天的到来。那时,我们的“五环”计划将更加完善,三河村必将迎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春天。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龙军、禹爱华、高平、张勇、周洪双、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胡玲玲、徐梦玲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从溜索天梯到"四好农村路" 乡村道路十年间已旧貌换新颜

2022-03-25 14:33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