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17日在吴忠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王学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美好前景,赋予了吴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的使命任务,极大增强了我们奋力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的信心和决心。
一年来,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稳增长、保民生、促转型的多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大战大考中破浪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态势持续拓展、“好”的效益持续增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5%。
这一年,我们全力抓好“稳保促”,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及时出台并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退税减税降费23.9亿元,落实企业奖补资金2.3亿元,市场主体达到12.6万户。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培育壮大“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酿酒葡萄、枸杞、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8万亩、11万亩、64万亩,奶牛、肉牛、滩羊存栏分别达到33.3万头、32万头、310万只;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26家,5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全部降为C级,金积、太阳山、青铜峡三个工业园区产值均超过200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早茶美食文化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荣获“中国民族美食文化地标城市”称号。我市排名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西北第一。突出大抓项目,分三批集中开工527个项目,上方生物食品添加剂等124个项目投产运行,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亿元、招商引资401亿元。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疫情防控经受住重大考验。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有效提升。实行扁平化指挥机制,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全民动员、全员参战,快速有效处置了“4·06”“9·20”等突发疫情。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市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场所建成运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8万剂次,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18万管,储备隔离房间1万间以上,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全面构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坚固屏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一年,我们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三类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达75%以上,全面完成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问题整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4%。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万人。新(扩)建学校28所,新增学位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4.7%,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占比降至1%,宁夏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当年建设、当年招生。持续深化“互联网+医疗”,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保专网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569场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20元,发放救助补助资金6.5亿元,困难群众低保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这一年,我们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135.3万吨。实施庆华煤化干熄焦改造等技改项目28个,新能源建成并网规模1509.3万千瓦,塞外香食品等3家企业创成自治区级绿色工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实施牛家坊等人工湿地项目6个,清水河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黄河吴忠段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用残膜回收率均达90%以上。中央、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深入实施环罗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完成营造林32.2万亩,修复草原8.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8%、54.7%。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七年全区第一。
这一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六权”改革成效显现,水权交易1344万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8宗、排污权交易178.5吨、林权抵押2.4万亩,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顺利启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管联动”、公共资源交易“加减乘除”做法在全区推广。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纵深推进。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成功举办自治区国资国企吴忠行、吴忠籍在外人才家乡行等活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5%。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232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红利8亿元。
这一年,我们切实加强城乡建设,品质内涵有效提升。注重完善功能,实施城市东片区开发等项目50个,新增商品房10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61个,实施换热站大温差技术改造54座,新增城市绿地1090亩,市区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6%,入围自治区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城镇化率达到56.7%。突出精细管理,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建成市区“六纵六横”绿波网络,修复破损路面28万平方米,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辆、机动车泊位2900个,疏通市区排水管网42公里,整治地下空间防汛隐患525处。狠抓乡村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02公里、户厕1.05万户,实施清洁取暖“双替代”8万户。新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9个,实施重点镇、美丽村庄建设项目23个,同心县折腰沟等6个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专题、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市举行。
这一年,我们大力创新基层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十进”活动,深化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有序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基层治理“1+6”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42个,全面启动不动产权登记遗留问题化解工作,进京赴银越级访下降58%。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金融、食品药品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这一年,我们着力强化自身建设,政府效能不断增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政府系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提升。提请市委审议重大事项40项。办理区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6件、政协委员提案155件,办复率100%。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政务公开、大额资金管理,持续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八条禁令”,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三公”经费下降13.6%。大力倡导“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这一年,统计调查、新闻出版、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工商联、住房公积金、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防控、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困难挑战,我们始终坚持“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特别是面对多轮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在全力打好阻击战的同时,既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也办成了10个方面31项民生实事,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指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吴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中央及区属驻吴单位,向关心支持吴忠发展的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友好城市、政府顾问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不足仍是最大的实际。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不多,质量不优、后劲不足;改革开放深度广度、科技创新活力动力、招商引资成效成果仍需提升;受疫情影响,部分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消费受阻、利润空间收窄、发展困难增多;环境资源约束趋紧、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幅减缓;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困难和短板弱项;个别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对待,不回避、不懈怠,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实施“五大战略”,加快“三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奋力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吴忠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和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转型,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大力实施产业振兴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量级做大、能级做强、品级做优。
持续推动“六新”产业提质扩量。深入推进“四大改造”,实施通达煤化工液化天然气等70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规上企业20家。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实施工业园区低成本化改造项目5个以上,力促金积工业园区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僵尸”企业清退,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园区“亩均效益”。
持续推动“六特”产业提档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0.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300万亩、10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麻黄沟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等66个项目,稳定酿酒葡萄、枸杞、冷凉蔬菜种植面积,新增奶牛2万头、肉牛2万头、滩羊20万只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4%以上。做强做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0家,着力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擦亮“高端奶之乡”“滩羊之乡”品牌。
持续推动“六优”产业提速升级。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改造提升牛家坊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适时举办“早茶文化节”等活动,推动餐饮、零售、汽车、家电和商品房等消费回暖回补。扶持壮大吴忠严选等电商平台,助力更多特色产品“走出去”。加快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吴忠段)建设,整合市域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把游客“流量”变为消费“增量”,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健康养老产业,新增服务业规上限上企业及大个体40家。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提效赋能。实施“四大创新工程”,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20家,力争R&D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深化东西部、校企地科技合作,新增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突出大抓项目,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鲜明导向,抓建设、抓招商、抓储备,确保推进有力度、形象有进度、投资有强度。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活动,继续实行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做实“准备之冬”、夯实“开工之春”、抓实“建设之夏”、打赢“决胜之秋”,加快实施青石峁千亿方级气田开发等314个产业项目、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等197个基础设施项目、红寺堡区棚改安置区等71个社会民生项目,确保582个计划实施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485亿元以上。
注重提升招商成效。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诚信招商,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组成多个小分队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行业协会和招商大使联系,对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配套企业,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力促永杰新材料铝深加工等210个项目落地、新大泽养殖碳汇基地等36个项目建成,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0亿元以上。
认真谋划储备项目。聚焦政策导向、投资方向、资金流向,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领域争资金、引项目,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60亿元以上。跟进做好项目库动态调整、滚动发展,全年储备项目年度投资不少于700亿元。
三、突出“三农”工作,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加固底板、补齐短板,努力打造和美乡村、塞上乐园。
??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拓展闽宁协作、万企兴万村、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进一步加大对盐同红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推动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增休闲农庄10家,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不断提高经营性收益。深化跨省区劳务协作,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次以上,切实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等资源资产,持续释放财产性收入潜力。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稳定巩固转移性收入。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50公里,改建抗震宜居房4000户,实施清洁取暖“双替代”5.1万户,改造户厕6000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0个,着力打造“一村一幅画、一县一风景”的农村新景象。支持利通区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青铜峡市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模式,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独具特色的善治乡村。
四、突出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吴忠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以严的标准抓好抓实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双碳”“双控”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盐同红煤炭高效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培育发展太阳山氢氨产业,努力建设“绿电园区”和能源转型发展示范市。全面落实“四水四定”,深入实施深度控水节水行动,加快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让低碳生活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以铁的手腕抓紧抓实污染综合防治。深化“四尘”同治,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比例、PM10、PM2.5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强化“五水”共治,实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连通和雨污分流等项目,确保黄河过境水质II类进II类出。推进“六废”联治,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坚决全面整改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以硬的举措抓细抓实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黄河吴忠段综合治理等项目,推动河湖“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河湖水更清、岸更绿。全面压实林长制,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南部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完成营造林26万亩、修复草原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9.3%、54.9%以上。
五、突出美丽宜居,着力加快城镇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抓好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和园林城市复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城乡面貌提升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努力增强城市品质化建设内涵。争取国家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实施“四类管线”改造等项目36个,新增商品房1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9个、老旧路面1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道路、小微公园、公厕、再生水回用、充电桩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换热站大温差技术改造,进一步补城市之缺、增城市之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努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市区新增机动车泊位800个、城市绿地200亩,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加强城市道路建管养无缝对接,优化提升通行能力,打造畅通安全出行环境。规范农贸市场、临时摊位等经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强化住宅物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建管机制,推动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镇延伸。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深化农村客货邮商融合发展,建设快递进村网点100个,统筹解决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城镇化率达到57.5%。
六、突出改革开放,着力释放发展动力活力。聚焦重点领域,靶向施治、精准发力,持续增强发展动能,不断厚植发展优势。
稳步推进重点改革。深化“六权”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制度机制,集中解决水权改革机制不顺、山林权土地权改革权属不清、排污权市场不旺、用能权控能增产不优、碳排放权减碳增汇不强等瓶颈问题,推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做大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助企纾困。不断深化“放管服”,实现90%以上高频事项一网通办,100%工程建设事项全程网办。整合大数据信息化资源,建立统一应用平台,实现“一网统管、全域联动、高效协调”。抓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权益,让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几”字湾等区域对接,抓好产业转移承接和经贸交流合作。立足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依托“高端奶之乡”“滩羊之乡”“早茶文化地标城市”等品牌和平台,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外包、保税加工等新业态,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七、突出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机制,加强“点对点”就业对接,统筹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问题。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培育创业实体2000个,增加就业岗位1.1万个。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学校15所,新增学位7500个。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促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通过中期评估。推动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持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宁夏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2%和95%。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做好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加强困难群众救助,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
明年,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和统筹安排资金5.8亿元,精心办理为环卫绿化工人免费提供营养早餐、“一村一年一事”等10项民生实事。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必须办成办好办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八、突出社会治理,着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发展安全屏障。
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自治区防控策略和疫情变化趋势,适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健全完善医疗救治、资源保障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保护,努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深化“5585”创建模式,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进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努力建设基层宗教治理模范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开展信访工作示范县和无访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确保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残联、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凝聚民心民力。深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加快“平安细胞”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吴忠。
坚决防范重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坚决捍卫政治安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社会风险等各类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底线。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安全应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成为吴忠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坚决做到党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动、落实见成效。
强化担当作为。发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增强防范风险、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能力,走出“舒适区”、敢涉“深水区”、勇闯“无人区”,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努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突出实干实效实绩导向,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厘清路线图、设定进度表,定一条抓一条、条条兑现,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厉行法治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严守纪律规矩。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清廉吴忠建设。强化财政、审计、统计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压缩财政一般支出和“三公”经费,确保有限资金投在关键处、花在急需处、用在紧要处。坚持慎权、慎始、慎微、慎好、慎独、慎情、慎友、慎终,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巩固拓展全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唯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面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共同答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时代考题”交出优异的“吴忠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