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17日电(记者王俊禄 朱涵 张璇)蛇年春节前后,浙江杭州部分科技企业频频刷屏,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深度求索以行业较低成本,短短两个月内就训练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V3;宇树科技的机器狗技艺超群,相关视频引发海外热议;云深处科技出品的机器人“绝影X30”在新加坡电力隧道巡检,引起网友赞叹……
与这三家企业同处杭州的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被外界合称为杭州“六小龙”,均为近年来涌现的、在新技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六小龙”为何扎堆涌现?如何培育更多的“六小龙”?
“六小龙”出海全球科技圈
近期以来,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多家杭州科技创新企业,引发全球关注。网上网下,杭州“六小龙”声名鹊起,这座长期以数字经济、电商平台等见长的城市,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带来的激烈变革期,再度成为焦点。
“六小龙”在创新赛道上,各有独门绝技。
游戏科学率先“出圈”。去年,作为首款国产3A游戏的出品公司,游戏科学推出的《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斩获有着“游戏界奥斯卡”之称的TGA(The Game Awards)2024“年度最佳动作游戏”“玩家之声”两项大奖,实现了国产游戏的突破。
深度求索“一鸣惊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底,深度求索以行业较低的算力和GPU芯片数量,训练出了性能卓越的大模型DeepSeek-V3,引发全球AI界对“中国速度”的热议。业界认为,以深度求索为代表的中国大语言模型,不仅更开源、更低能耗和更透明,还成为普惠全球的公共产品的典范。
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身手不凡”。如宇树科技去年底发布的B2-W机器狗,能轻松应对翻山、涉水、跳高和负重载人等场景,并在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云深处科技的机器人“绝影X30”已在新加坡电力隧道进行巡检。
此外,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产品可以为肢体残疾人和罹患孤独症的孩子提供帮助。群核科技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其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本大幅降低。
近年来,浙江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在科技前沿领域加快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六小龙”蛟龙出海,体现了杭州这类创新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发优势,“中国科创”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全球,造福世界人民。
“六小龙”崛起的背后
在杭州的西南角,转塘的艺创小镇静静依偎在山湖之间。这里不像市中心那样热闹喧嚣,也不似传统产业园区的千篇一律,而是有着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依山而建的错落建筑群,也因此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宁静。
“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冯骥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他们团队不是没有去过其他城市考察,当他们看到这里安心的氛围,多年培育的良好产业生态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音乐学院的比邻而居,就决定落户这里。”艺创小镇为企服务中心负责人臧燕说。
如今,艺创小镇吸引追光动画、艺高文化、喜马拉雅、时光坐标等3000余家文创企业在此发展。
杭州,见证和陪伴了游戏科学的成长,游戏科学的成功也成为杭州创新基因、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解。
多位对接服务“六小龙”的一线干部表示,对企业的发展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深度求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长庆街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项文也表示,街道充分发挥好汇金国际商务社区“店小二”“专班化”一站式企服平台作用,帮助申报了杭州C-E类人才,解了员工后顾之忧,让科技人才能静心研发。
从大学生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直到“链主”企业一步步发展,宇树科技落户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来,地方政府根据发展不同阶段给予专项扶持政策。
杭州高新区(滨江)经信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叶松耸表示,现阶段通过收储、改造存量厂房,为企业四足及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腾挪出空间,满足企业未来3至5年的产能扩展需求。
“六小龙”的出圈,还在于科技强市助力产业超前布局。
六家企业,有一半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主任孔春浩说:“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浙江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的重要抓手。我们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科技企业崭露头角。”
“坚持做好‘难而正确’的事,持续紧跟科技发展创新潮流,不断推动杭州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宁说。
多年的资源汇聚,促使杭州产业生态厚积薄发。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到量子科技、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杭州和浙江其他地区都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布局产业新赛道,不断拓展产业新天地。
杭州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鼓励试错的创业氛围,让杭州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土,为高新科技发展不断提供有生力量。
推动更多“六小龙”脱颖而出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高水平人才及科创企业的特质及评判标准已发生变化,杭州“六小龙”的迅速成长与“破圈”证实,为具有极强创新活力的人才和企业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阳光雨露”,有助于推动一批高科技企业迅速脱颖而出。
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是一名“85后”哈佛大学博士生,他和团队了解到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后,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2018年初,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一群工作人员找到了这个团队。
“我们给考察组讲了脑机接口技术,给他们看了当时实验室里一些比较粗糙的模型,得到了认可。”强脑科技合伙人何熙昱锦回忆说,“我们非常激动,来到余杭以后,感觉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
2018年12月,强脑科技正式注册成立,入驻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何熙昱锦说,小镇提供了上下游产业链、资金、政策的全方位帮扶,产品推进也有了“加速度”。如今,强脑科技已完成约3亿美元融资并投入研发。
“布局未来产业,要摒弃唯头衔、唯‘帽子’的人才评价标准,关注具有‘极客化’、差异性的核心技术,以及有跨界特质的青年人才。”之江实验室发展战略与合作中心主任董波说。
“对于初创企业,要建立完整的‘陪伴式成长’政策,不断完善‘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和创新创业生态。”宇树科技市场总监黄嘉玮说。
近年来,围绕未来产业,杭州推出“前沿技术发现—应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培育壮大”的未来产业全链条培育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据了解,在资金保障上,杭州提出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用于科技投入,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的15%集中投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才引育上,持续优化人才的引育、评定、服务机制,遴选具有成长为顶尖人才潜力的培养对象,给予连续支持。
“以真材实料的政策支持、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真心实意的服务保障,构筑良好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杭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俞钧说,创新从思路一直到最后落地,都需要有资金、人才、政策保障,驱动创新成果真正落地。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认为,从“六小龙”的异军突起来看,以“特色小镇化”的理念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生态”“生活”融合,以“产业+文化+旅游+社区”模式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服务呵护企业和创新人才,能让企业更有活力、创新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