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展馆。 黄庆松摄
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9月12日在贵阳落幕。“泛珠”内地9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贵州共识”,涉及合作的顶层设计、方向、路径等5个方面。
同期举办的经贸洽谈会上,11地经贸代表团、297家企业参会,推介项目5169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7258亿元,涵盖基础设施、能源、矿产资源、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规模居历届之首。
大会东道主“接力棒”传至贵州,“泛珠”“9+2”各方至此已轮值一遍。从2004年首届“泛珠”大会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泛珠”深化合作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合作地区从出海口回溯珠江水系,深入内陆腹地。十年来,这个地域辽阔、人口密集、经济总量巨大的区域,日益健全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合作层次、逐步拓宽合作领域,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近年来“泛珠”区域产业合作的最主要形式。未来“泛珠”合作将注重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
“泛珠”区域拥有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内既有在全国发挥增长极作用的珠三角地区,又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的中西部地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泛珠”地区产业发展互补性强,深化合作的动力和潜力巨大。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近年来“泛珠”区域产业合作的最主要形式。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认为,“泛珠”合作由广东发起,恰逢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潮流,产业和企业顺势由周边省份通过产业园区承接,可谓多方受益。
昆明深圳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赣州香港工业园等一大批跨省(区)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成为沿海和内陆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香港接单、广东设计、内地制造”等各种优势互补型产业分工模式蓬勃发展。据统计,前八届“泛珠”合作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数量超过1.8万个,总金额超过3万亿元;“泛珠”各方在贵州省的投资项目就超过2300个,金额突破3000亿元。
位于从江县的洛贯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距离广东最近的工业园区。这里承接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装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洛贯经济开发区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通车后,洛贯将从过去的边远地区,真正成为贵州省对接粤港澳产业辐射的前沿阵地。”洛贯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杨胜年说。
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区域合作的基础。更高层次、更加细化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可望成为“泛珠”区域未来产业合作的趋势。本届“泛珠”大会期间,贵州省与云南省签署《深化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将完善合作机制,到“十三五”末,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协作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福建上杭,贵州企业瓮福紫金化工投资建设了一条完整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厂废水、废渣、废气实行循环利用,成为“泛珠”循环经济协作的示范项目。“上杭县的交通和资源优势,与公司本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相结合,提升了我们的整体竞争力。”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平说。2012年投产以来,瓮福紫金化工的主打产品磷酸二铵等不仅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畅销,还通过厦门港运往日本、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创新机制形成共同市场
“泛珠”合作正逐步从基础设施、交通、旅游向环境、工商、质检、应急管理等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的不断深化,对机制创新和加强重大政策的协调对接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年来,“泛珠”合作从基础设施、交通、旅游等合作领域起步。国家重点支持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泛珠”区域内全部完工,武广、福厦高铁顺利通车,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一批跨省区的电网联网项目顺利投产,粤、湘、桂、滇、黔五省区500千伏线路联网如期实现。
“泛珠”合作正逐步向环境、工商、质检、应急管理等合作领域拓展。打破地区封锁、规范市场秩序成为近年来“泛珠”区域合作的重点方向。“泛珠”区域统一了企业信用分类标准,签署了消费维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监督合作协议,建立了商品准入票证互认、打击传销等制度。制定了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和商标跨境保护机制,建立了全国首个区域专利代理信息查询系统。
“泛珠”各地发展阶段不尽相同,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各异,再加上行政区域壁垒等制约因素,以机制创新突破原有发展格局,建设区域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泛珠”合作框架协议、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论坛暨经贸洽谈会这3个机制构成了“泛珠”合作的基础。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泛珠”区域合作面临新的议题。本届“泛珠”大会上,不少省区代表对于健全合作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指出,今年4月,广东对“十二五”后3年,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调整,将全面提速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东加大对粤东西北交通的投资,相邻省份可以作出必要的对接,建立跨省协调的机制。”朱小丹说。云南省省长李纪恒也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泛珠”合作的基础,应当充分对接各省规划,疏通大动脉、打通断头路,建设综合交通体系,促进“泛珠”区域内省际互联互通。
生态领域的合作正在“泛珠”区域展开。9月8日,广东、江西、湖南、广西4省区在贵阳共同签署《推进粤赣湘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相互衔接与发展。“生态屏障建设,特别是跨省界重点河流污染治理,需要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河流污染不只是本省受到损害,还会殃及下游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说。目前广东、贵州、湖南、广西和江西等省区正在联合开展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将水环境保护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流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加强重大政策协调对接,促进重大战略协同是当前“泛珠”合作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泛珠”区域已有珠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多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认为,“泛珠”合作需要与这些国家战略密切对接。不少代表提议,“9+2”各方应联合争取国家层面牵头编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争取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有更清晰的定位。
在开放中求互惠共赢
“泛珠”区域将坚持开放原则,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乃至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互动合作,进一步拓展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在多个领域的互动合作,打造多层次合作格局。
“泛珠”区域集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多种优势,具备加快开放发展的先天条件和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两岸三地、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主战场。坚持开放原则,打造多层次合作格局,是“泛珠”保持区域经济活力,打造世界级经济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放大了区位优势,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潜力和空间。已经开通的福厦、昌九、武广高铁和即将建成的厦深、深茂、茂湛、贵广等高速铁路,为“泛珠”各省区融入珠三角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代表团团长林念修提出,广西将依托沿海大港、沿边口岸和西江黄金水道,重点建设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南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和提升连接粤港澳、西南中南以及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无水港的建设,是“泛珠”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缩影。目前,为扩充货源、强化与内陆腹地的联系,广州、湛江等港口正在湖南、云南等地加快建设一批“无水港”,将海港资源延伸到“泛珠”各地区。
本届“泛珠”大会达成的“贵州共识”提出,“泛珠”区域要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进一步拓展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互动合作,进一步加强“泛珠”内地省区与台湾地区在金融、物流、旅游、知识产权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区域合作,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凸显“泛珠”区域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十年来,“泛珠”“9+2”各方合作中的探索,堪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之典范。第九届“泛珠”大会,既是第一轮“泛珠”合作的收官,也是新一轮“泛珠”合作的起点。新一轮“泛珠”合作中,深化务实合作、发展特色鲜明、多边互惠共赢的格局将日益显现。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