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多省确保养老金当期支付

2015年11月24日 07: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为了应对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弥补养老保险等基金的不足

  政府部门既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阻碍,还要有效回应“未得利益”的关切,应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养老钱”交在哪里、经营如何

  最近有媒体刊发“22省养老金收不抵支、十几年后滚存结余或殆尽”的新闻,传达了部分公众的养老焦虑。当“账户有余额无法兑现”“赚钱没有花钱快”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难免对退休生活感到忧虑。实际上,针对这类说法,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相关政府部门都会澄清“当期养老金发放没问题”。

  近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回应表示,今年前10月,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

  财政部、人社部、卫计委日前发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0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总支出33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虽然社保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但是总收入仍然大于总支出,能够确保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

  为何疑虑仍然不能被打消?实际上,关于养老金问题,政府部门与学术机构历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部分学术机构或专家倾向于通过测算抛出数据,说明养老金缺口或亏损巨大。而政府部门则倾向于通过资金结余和待遇水平提高,来表明目前养老金经营情况良好。

  虽然,人社部此前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2014年,河北、黑龙江、宁夏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大于收,但从全国来看,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超3.4万亿元,局部地区的养老金缺口,体现的是地区间的不平衡。

  此外,为了应对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弥补养老保险等基金的不足。截至2014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53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维持在8%左右,超过同期CPI涨幅近6个百分点。一旦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这部分资金就能够顶上来。

  我国养老保障从传统退休制度转向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时间并不长,制度运行还不够完善,百姓对养老金话题敏感在所难免。因此,政府部门既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阻碍,还要有效回应“未得利益”的关切;应及时公布核心数据,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养老钱”交在哪里、经营如何、出现缺口如何应对。这不仅会有助于澄清问题,也能让百姓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社会保险作为社保制度的重要基石,属性是保险,而非公共财政。从长远看,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更公平更可持续,需要“多条腿”走路。政府既要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也要完善社保基金精算工作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只有现在未雨绸缪,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早作打算,才能真正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