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屏障争上游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016年04月12日 07:4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钟华林 刘 畅

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岷江从四川眉山市贯穿而过。(资料图片)

  四川省林业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四川增加森林面积18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02%,林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65万亿元。在这组喜人的数据背后,是四川立下的“军令状”:在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届时,全省将实现森林面积2.65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区8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

  既要实现生态屏障全面建成的目标,又要确保经济发展继续提速。最后三年多时间,四川如何兑现承诺?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表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建设长江上游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雾霾污染防治办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护,以最严厉的举措防治污染,壮士断腕化解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发展,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壮士断腕的决心体现在何处,王东明列举了一组数据:几年来,全省累计关停小煤矿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540余户、造林4936万亩、巩固和治理沙化土地42.1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04平方公里,地表水6个出川断面全都达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0.9%,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整体稳定。

  “长江经济带建设跨东中西部11个省份,只有建立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钟勤建认为,推进建立跨行政区的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最佳窗口期。据了解,今年四川将在岷江、沱江和嘉陵江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对考核断面涉及的19个市(州),水质超标的扣缴资金,水质优于指定标准的给予资金补偿。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还应当在保护现有森林面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新面积,并提升森林质量,其第一步就是做好植被保护。

  2013年9月,四川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到2020年,工程实施范围的32个县累计总投资94.06亿元,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08%,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90%,恢复湿地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3250平方公里。此外,四川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时间从2014年持续到2020年。届时,全省将新增林地334.65万亩,森林面积达标有望。

  在这一场又一场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四川注重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2013年10月起,省环保厅按月对全省城市实施空气质量排名;2014年底,《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正式实施,28项改革措施直指改善大气、水体、土壤和辐射环境质量,并建立三大片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环境不达标、治理力度不够的地方,采取约谈制度,仅2015年,就有达州市、广安市市长以及22个区(县)环保局局长先后被省环保厅约谈。“十二五”的前4年,四川列入国家减排目标责任书中的149个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全省共完成减排项目8500个。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整治荒漠化土地增加植被覆盖率、高压治理排污等一系列举措的背后,四川的经济发展并未滞后于生态建设,依旧快步向前。

  近5年来,四川坚定推进转型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倍,军民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三次产业结构从14.4∶50.5∶35.1调整为12.2∶47.5∶40.3。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四川印发实施了《四川省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分解落实工作方案》《四川省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方案》。

  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组织全省926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建立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备选库,开展碳排放核查。积极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推进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能力建设,推动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今年四川将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改造,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推进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建立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四川省各市州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也在加速。以泸州市为例,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泸州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多年来平均水资源总量达61.6亿立方米,长江泸州段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泸州细化出台了《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加快泸州发展的意见》,梳理提出了争取国家支持的20个重大事项,包装生成了48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9609亿元,以此对接国家重大部署、重点工程、试验示范、改革试点等,为更快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