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推行“348”精准扶贫 造福十万贫困人口

2016年08月17日 11:2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石 伟

  修竹村的千亩荷花又盛开了。除了卖莲的收入外,荷田美景也成为村民收入的来源之一。图为小学生在荷田写生。

  本报记者 石 伟摄

  福建省三明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苏区,2014年,三明市有贫困人口10.7万人,贫困村380个,占福建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1.5%。为了从根本上改变10万贫困人口的落后面貌,从2014年开始,三明市全面推行具有当地特色的“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

  福建省三明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苏区,所辖12个县(市、区)均为原中央苏区,其中的宁化等5个县既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诸多因素,这些老区苏区县仍然面临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贫困问题突出、返贫因素较多等问题。按照新一轮扶贫标准,到2014年,三明市仍有贫困人口10.7万人,贫困村380个,占福建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1.5%。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10万贫困人口的落后面貌,从2014年开始,三明市结合省派驻点干部对口帮扶体系,将42个贫困村列为全市精准扶贫试点示范村,全面推行具有当地特色的“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12月,三明市被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

  建立新机制——

  可复制,易推广

  农村扶贫对象情况各不相同,要在较短时间内打赢这场战役,需要探索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精准扶贫新路子。三明市的“348”精准扶贫机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明市代市长余红胜介绍说,“348”机制是“三步”工作法、“四因四缺”分类法和“八种帮扶模式”的概括,是三明市从多年扶贫工作中总结提炼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三步”是指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中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其中,“一申请”是由贫困农户自愿填写《贫困户申请书》;“两比选”是由村民小组比选和村委会比选,进而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三公示”是分别对村民小组比选对象、村民代表大会比选对象和乡镇政府审核名单进行三次公示,无异议后再由县扶贫部门复审公告并最终确定贫困农户名单。这种看上去繁琐的程序保证了扶贫对象的公开、公正。“四因四缺”分类法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把贫困农户分成“扶贫户、低保户、五保户”三类。对于扶贫户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进行细化分类,确认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八种帮扶模式”是在具体分析扶贫户致贫原因基础上,采取“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入股分红型、资产盘活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搬迁改造型”八种帮扶措施,因人制宜制定帮扶措施,便于精准发力。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识别贫困对象,识别贫困原因。三明市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精准识别,排选出全市10.7万贫困人口。这个数字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2%。

  对象选定后,接下来就是因户制宜进行对口帮扶。帮扶模式这时候发挥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宁化县江家村引进了一家通过智能温控大棚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村里26户贫困户将自己的68.3亩土地以每年每亩收入不低于800斤稻谷的价格流转给这家公司,盈利部分再按股份分红。这种“入股分红”帮扶模式按照“保底收入、盈利分红”的方法,鼓励贫困户加入到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组织,增加土地收益。

  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彭胜通过对驻点村贫困户采取“支部+扶贫基金+项目+合作社(公司)+农业科技团队+农产品销售平台”六位一体的方式,以“创业培育”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花卉、苗木、茶叶及农业观光,形成了万亩生态茶叶及现代化加工观光园、千亩桂花文化园、百亩兰花精品园和一个农业生态休闲农庄“三园一庄”的产业格局。

  福建省公安厅派驻泰宁县朱口村的“第一书记”温曜圻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项目,联合7个村委会牵头成立泰宁春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转型带动”模式以公司化运营手段培植财源型经济,每年可增加贫困村村财收入10万元,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建宁县枫源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小娟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组建成立了涵盖农机植保专业合作联社、种子专业合作社、竹编合作社等在内的6家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驻村“第一书记”、党员、干部、企业等与贫困户结对子的方式,以服务帮带、生产互助、入社特惠等形式帮助贫困社员增收致富。

  “驻村干部下了乡,有了困难他们帮。吃住劳动在一起,群众脱贫有希望。”这是宁化县江家村农民为驻村干部写的一首顺口溜。两年多的时间,派驻在三明各贫困村的158位驻村干部身在贫困村,心在贫困户,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为贫困村增加收入,成了贫困家庭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说起驻村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余红胜感慨良多:“这些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年轻干部来到基层乡村,把农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通过‘348’扶贫工作机制,摸清了贫困村的贫困底数,找准了致贫原因,创新了脱贫致富举措,改变了贫困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样的驻村干部,群众欢迎。”

  找准切入点——

  寻穷因,治穷根

  林常永是福建省土地开发中心派驻宁化县杨边村的“第一书记”。杨边村有贫困及低保家庭35户72人,村集体累计负债66万元。林常永到任后,挨家挨户走访、摸底。“贫困户的主要困难是缺资金、缺技术、缺理念,所以我们本着治病对症、治穷治根的原则制定了‘双盘’‘双入’‘双增’的扶贫思路”。

  林常永说的“双盘”是指盘活资产、盘活土地。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拆除旧房危房、猪牛圈栏、露天厕所等,使资产变成资金,解决了贫困村“无钱做事”的困难;通过土地整治,在获得国家拆旧补偿收入的同时,在新增耕地上种植黄姜、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增加村民收入。“双入”是指土地入股和村财入股。通过这种方式,村里流转了82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通过农业观光园和山羊养殖每亩土地每年可以分红1500元,村集体每年也可有70万元以上的收益。“双增”是指贫困户增收和集体增收。通过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到现代农业观光园就业,吸纳贫困户参股生态立体养殖,聘请贫困户从事公益性岗位,组织贫困户承包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产生的新增耕地等措施,带动贫困户增收。在这些措施推动下,不到两年,全村就有25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占贫困户总数的71.4%。

  建宁县是福建省主要的莲子产区,全县5万亩莲田每年产出优质白莲3000吨,是当地莲农的主要经济作物。但在过去,一些贫困户由于资金、技术、劳力的原因,种莲难卖好价钱。

  均口镇修竹村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村庄。

  修竹村是建宁县第三大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2014年,省里下派到修竹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刘剑利到任后,按照精准识别的“三步工作法”和“四因四缺分类法”确定了因病、因残、因灾、因学以及缺技术、缺劳力导致的68家贫困户共202人。本着“不离家、不离田,就近扶、就地帮”的原则,刘剑利和村干部一边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加商品意识,一边确立了以当地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扶贫思路,通过政府补助资金引导、优势特色产业支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三项举措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当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收13.5%,高出全镇平均水平165元,实现精准脱贫12户36人。2015年,又有15户66人摘掉贫困帽子。

  在驻村干部的带动下,修竹村的变化“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修竹村的村情是基础弱、底子薄,贫困人口多。但有着其他村子所没有的优势。这里有连成一片的千亩荷塘,每年夏天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不少。但这里的莲农以往习惯了种莲和卖莲,从来没有想过农村的风景也能变成钱。”刘剑利对《经济日报》记者说。2014年,村干部引进本县经济能人杨桂兰组建了“竹林人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优先租用贫困户揭月花的房屋和吉荣华的耕地开展农家乐餐饮、观赏采摘与农事体验经营,引导贫困户罗清明、揭登彤、揭有根3户以翻建新房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经营乡村民宿,镇里和村里分别给他们提供每户300元至500元的装修补助。同时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乡村旅游知识、服务管理、餐饮文化培训指导。结果,合作社去年就实现增收12000多元,民宿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经济日报 记者 石 伟)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