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成都10月24日讯 (记者钟华林) 10月23日,美国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2019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成都在大城市组别的排名中位列第一,登上“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排行榜榜首。这是五年来,成都第三次“登顶”。
米尔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是美国知名独立非盈利经济智库,通过提出可创造就业、扩大融资渠道和增强人类健康的创新经济和政策方案,从而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准;提供严谨的独立经济研究报告,并汇集全球工商、金融、政府和慈善界领袖的意见。
自2015年起,米尔肯研究所《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持续追踪中国城市的经济表现。2019年版排名指数由9项指标组成——一年(2016-2017)和五年(2012-2017)就业增长率、工资增长率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增长率、三年(2014-2017)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率、FDI/GRP比率(2017)、以及针对高附加值产业就业情况的区位商数(LQ)(2017)。
今年的榜单中,深圳排名第二,北京上升了9个名次,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三,位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心地带的兰州位列第四,郑州位列第五。
成都为何能够再度夺魁?米尔肯研究所指出,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20周年,20年间,成都培养出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广泛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由运输设备生产、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发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构成的多元化创新型产业基础,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由此,成都拥有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从分指标上看,成都的1年和5年就业增长率表现突出,在大城市组内分列第2和第1位。产业的高速发展让城市与市民财富迅速得以累积,5年工资增长率和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居第4和第3位。
“最佳表现城市”关注城市持续发展的潜力。米尔肯研究所认为,成都位于中国西部,是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另一个是重庆),而经济机遇还在不断涌入中国西部地区。数十年来,成都一直是制造中心,主要从事军工和装备制造业。如今,成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座城市之一,并且由运输设备生产、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发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构成的多元化创新型产业基础,推动城市经济扩张。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的数据充分说明,科技创新才是当下以及未来中国城市的转型重点。”米尔肯研究所研究总经理、报告联合撰写人黄华跃表示。
根据成都市科技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55.48亿元,同比增长14.3%;技术合同成交额453.60亿元,同比增长37.6%,在高科技产业转化落地上,成都增长速度十分亮眼。
黄华跃认为,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科技现代工业圈,正在扩大其对西部区域发展的经济影响。
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趋势。据米尔肯研究所分析,投资整体增长和省内及省际高铁网络的提升,都在增加外界对在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建设制造业和科技园区的兴趣。开行数量不断增加的中欧班列(成都)等进一步推动成都招商引资、并辐射周边城市。基于此,成都的FDI/GRP比率在大城市中排名第4。
米尔肯研究所指出,创新、先进技术和国内消费是中国城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无论过去两年轮番登顶的成都、深圳,还是从18名极速上升至第4名的兰州、经济增长明显失速的天津和重庆二市,无不与此相关。
举例来说,兰州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1年就业、工资与3年FDI的增长,三项指标分别位列大城市组别的第1、第1和第2名。米尔肯研究所分析,这得益于其近年来一直发展多元化产业——自2012年以来打造的兰州新区已引进了包括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石化以及新兴的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
黄华跃称:“中部地区小城市逐渐成为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城市,甚至跻身发展最快的城市之列,这一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终于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正在吸引外国投资者和欧洲企业。我认为他们在押宝未来,认定中国西部一直延伸到欧洲的交通走廊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