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旅游:打造红河谷之旅

2013年10月17日 09:4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戴晶斌

  红河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10多年前,一部反映西藏抗英的电影《红河谷》,曾让江孜这座英雄古城蜚声国内外。明年恰逢江孜抗英斗争110周年,江孜又该展现怎样的旅游形象?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业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江孜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打造“红河谷之旅”,就成了江孜旅游发展转型与升级的新坐标。

  作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三大城市,江孜不缺旅游资源。它位于西藏旅游“西环线”的重要节点,古城保存完好,文物古迹众多,红色旅游蜚声国内外。但是,江孜缺少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产品,并由此带来了旅游供给、规划开发、旅游服务的支撑不足等系列问题。

  因此,江孜要把发展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用旅游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开发利用好各类资源要素,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注重挖掘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努力形成“红河谷之旅”的鲜明旅游形象。

  要改变江孜旅游边缘化的现象,真正让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必须在拓宽发展路径上下功夫。首先,推进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融合。要着力策划“红河谷之恋”实景剧,创新抗英展的展陈和服务方式,挖掘江孜特色民俗文化,把达玛节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重点发展,改变“靠天吃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其次,推进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要加快江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农业的“接二连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走出一条农旅共兴的发展新路。第三,推进旅游发展与工业化相促进。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手工业的开发潜力逐步凸显出来。江孜应推进江孜卡垫等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向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加快转型,依托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培育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旅游购物,进而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第四,推进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要通过紫金高原湿地、江热乡旅游小镇、江孜乡交通小镇等旅游综合体建设,开发周边的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优化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对于县域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在空间布局上,江孜旅游要重点聚焦“一园两区带四点”。“一园”就是要利用江孜民俗风情园,通过打造实景演出新品牌,大力发展夜间旅游,改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现象。“二区”就是要打造县城周边“两大印象区”:西线紧贴204省道,把紫金高原湿地打造成以“庄园式主题酒店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东线沿着307省道,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依托乡村景观风貌,突显农业科技和农业生态主题,着力发展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的旅游综合体。“带四点”就是带动“宗山古堡、白居寺、加日郊老街、帕拉庄园”开发建设,在“古城、古街、古建筑,古寺、古塔、古风情”上做文章。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品牌培育和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营销江孜旅游,一要借势而上。即抓住明年纪念抗英斗争110周年的契机,有计划地组织系列营销活动,形成舆论焦点,聚集大量人气,提升江孜“红河谷之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顺势而谋。明年拉日铁路正式通车,日喀则地区将迎来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抢抓机遇、未雨绸缪,推进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价值,着力增强“红河谷之旅”品牌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造势而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营销策略,有选择地参与国内外旅游会展宣传,定期邀请国内外旅行商、媒体记者进藏踩线,开展实地宣传推介;同时,采用微博、视频网站、手机营销等新手段,借助微电影、微摄影、微小说、微散文等传播载体,增强营销手段的系统性和高效性,掀起营销“红河谷之旅”的宣传高潮。

  打造“红河谷之旅”,江孜大有可为。江孜应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优先发展战略,为西藏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而添砖加瓦。

  (作者系西藏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