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川什邡市委书记:钼铜项目目前并未重启

2013年10月21日 21:01   来源:新华网    叶建平

  针对近日沸沸扬扬的“什邡市重启钼铜项目”的传闻,四川什邡市21日召开媒体座谈会,市委书记李卓表示,市里目前并没有重启钼铜项目。在大多数群众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该项目也不会重启。

  “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是四川汶川地震灾后发展振兴重点项目和“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2012年7月2日,什邡市部分群众因担心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到什邡市委、市政府聚集,并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2012年7月3日下午,时任什邡市委书记的李成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群众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钼铜项目不再建设。

  今年初,什邡市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为尽快走出“钼铜事件”阴影,什邡市将做好“四个交代”,即向干部群众、向上级、向社会舆论、向市场交代。从4月至7月,什邡市先后组织全市干部代表、师生代表、医卫代表、企业代表、公众代表等近1000人,分13个批次前往河南、山东和云南参观考察金属冶炼企业。

  李卓说:“开展‘四个交代’并不是为了重启项目,而是汲取此前事件的教训,让老百姓更科学地认知化工项目,更真实地了解事件真相。更重要的是,政府通过此次活动,走群众路线,广泛收集民意,改进今后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让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让老百姓能够及时知晓。”

  针对网上“重启项目”的传言,李卓坦言,这是部分基层干部在开展“四个交代”活动中,错误地将收集民意简单地等同于“建与不建”的选择性表态。“我们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批评纠正。对于项目本身,最后建还是不建、在哪里建、怎么建,这些都要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依法依规推进。”

  2011年10月,四川宏达钼铜有限公司计划在什邡市投资建设的“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2012年2月21日,“什邡之窗”称该项目已通过环保部的技术评审,进入环保部行政审批程序,处于尚未动工建设阶段。2012年3月26日,钼铜项目通过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012年6月29日,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在什邡市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钼4万吨、阴极铜40万吨、硫酸180万吨,每年伴生回收黄金10吨、白银5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利税超过40亿元。(记者 叶建平)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