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熟悉南京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颐和路。"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虽是一句夸张的话,但是却印证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殊地位。闹中取静、绿树成荫的颐和路坐落着许多的外国公馆、名人旧居等民国建筑,是南京市内民国公馆最集中的地方。
2006年,南京启动了颐和路12片区的保护改造工程。第12片区位于江苏路和宁海路围成的三角片区,分布着26幢建筑造型各异,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国建筑。如今改造已经完成,可是,这片区域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平时院门紧闭、警卫森严,普通市民难以进入。这是怎么回事呢?
江苏路1号,这是颐和路12片区路口的第一栋公馆。两层的复式洋楼、铁艺的院落围栏,当记者以联系年会场地为由进入小院,工作人员殷勤地递上名片,自我介绍说他是"颐和会"的徐主管。
徐主管:目前我们这边是一个私人会所,会员制。个人是10万不开发票,公司是20万可以开发票。
记者:可以开发票?
徐主管:对。
记者:过来吃饭的话大概人均消费是在多少?
徐主管:我们这里是人均1000元起。
记者:可不可以看看菜单?
徐主管:没有菜单,配菜按人均,根据你的要求。
对外从不打招牌,从不宣传,徐主管说他们11年开业以来,最注重的就是客人的"私密性"。而当记者打听起这栋民国建筑的所有权,他即刻警觉起来。
徐主管:很私密,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打招牌,我们一直是走得会员制。现在主要是存在一个如果你们公司年会出去,给人家拍到了也不好。
记者:这栋楼是你们的?
徐主管:是我们的。
记者:买下来的?
徐主管:这个不方便透露。
在整个颐和路12片区,几乎每走几步会看到"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但整个片区管理非常严密,从江苏路上的正门,一直绕到牯岭路、颐和路上的边门,都有围墙、可视警卫系统以及保安把门。记者试图进入,立即被保安喊住。
一位负责这个片区的快递员,更是把这里描述的非常神秘。他说片区内最普通的房间一晚住宿的价格得要400美金,要是想住整栋别墅起码上万元。
快递员:我进去过,饭店什么酒吧还有桑拿、SPA什么都有。
真的像这位快递员所说的那样吗?虽然没有进入颐和路12片区,但是从围墙的缝隙间,记者看到有穿着酒店制服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打扫卫生。这些铁门钢锁把守的民国建筑群里面到底什么情况呢?
记者试图在周边打听,可无论是相邻云锦店的老板、还是门口的保安都非常谨慎。
记者:怎么才能进去?
老板:不给进去。
记者:饭店不是应该去吃饭的吗?
老板:要预约的。
记者:预约是吧?那它叫什么?
老板:不知道。
记者:这个有没有预约电话什么的?
保安:84868888。
记者随后拨通了这个电话。
“颐和公馆您好。我们这边有一栋一栋的,最便宜的美元的话是2590一晚上。高级单人间、高级双床间价格的话是650美元一晚。吃饭的话这边的西餐厅是米其林餐厅。”
记者随即查阅了关于这一地块之前的公告和资料。资料显示,南京在2006年投入4亿多元,启动了颐和路12片区的保护和改造工程,并在2008年年底完工。当时对外承诺兴建民国文化博物馆,形成以总部办公为主,高档会所、文化展览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商务办公休闲区。如今却只剩下了高级会所"颐和会"和精品酒店"颐和公馆"。
而在不久之前进行的南京市"向人民汇报"行风评议中,南京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秀亮也曾经承诺。
吴秀亮:未来加快开放,我们加大维修包括颐和路12片区,中山大道沿线等,通过维修进行功能置换,使南京的老百姓更多的欣赏到南京的名人故居和民国建筑。
可最少目前,记者的一番探访中,还看不到能够面向公众,面向普通市民开放的迹象。
受访者:觉得这边就变味了。这边是属于闹中取静的,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有民国的韵味。确实是没有开放,像咱们的政府部门是不是能够拿出一两栋,供大家参观。
受访者:搞饭店好像有点浪费,我觉得应该让市民进去看看。
民国建筑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告诉记者。
周琦:民国建筑因为它和古代建筑不同,它还是要被使用的。区别于不同的产权,不同的使用性质,不同的经营方式,所以叫多渠道,多方位,多方式的来对外展示。据我了解,12片区它是要逐步对外开放的,整个里面有20多栋房子,可能不会每一栋都拿出来。
创新多元化保护的思路当然没问题。可是当挂着相机、牵着孩子,来到南京的游客和居住在此的居民,都只能抚摸着街区外"张笃伦旧居、熊斌旧居、薛岳旧居"的标牌,然后隔着2米高的围墙向里面张望,就未免太可惜了。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