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宏园一区。
青海新闻网讯 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通畅的上下水管道、明亮的节能窗、厚厚的保温层……为让更多老百姓住得舒心,从今年开始,城中区计划在3年内对辖区126个老旧楼院16470户居民进行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届时城中区老旧楼院将纷纷变脸,实现“路平、水畅、灯明、有绿、规范”的改造目标。城市老旧楼院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是城中区今年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13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832万元,启动了13个老旧楼院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对3810户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67栋住宅楼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惠及群众15000多人。
惠民工程一抓到底抓出了成效
“给房子做保温,换节能窗,整治周边环境,我们特别高兴。”庞红莲居住的宏园小区今年进行了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给房子“穿”上了“保温衣”后,今年房子里的温度至少增加了4℃-5℃,尤其是整治改造后,小区环境变美了,居住在这里的心情也好了。
城中区把老旧楼院棚户区改造作为德政工程和温暖工程,举全区之力抓好抓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据了解,城中区作为西宁市的核心老城区,省、市属破产企业相对较集中,居住小区大多是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老旧楼院规划设计落后,配套设施陈旧破损,房屋墙体脱落、裂缝,屋面渗水,楼院内道路、水电、管网、线路陈旧老化等问题严重,居住环境脏乱差,居民群众反映强烈。
3年改造完老旧楼院棚户区的承诺重于泰山。城中区用实际行动在这份答卷上认真作答。区委、区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老旧楼院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工作为抓手,以提高有效管理方法和服务为目的,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老旧楼院的改造和管理模式。
拆修添改亮提升群众居住环境
城中区建设局根据“一区一景”、“一街一景”的思路,对上规模小区,充分结合周边环境,整体统一融合,提升整体改造效果。建立了“一办一档”、“一院一档”、“一楼一档”的数据库,从前期摸底开始就做到“状况清、底数清”;让小区居民参与施工改造,公布投诉电话及现场施工负责人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且渠道畅通;同时向项目实施小区居民印制下发了两万份“致棚户区综合整治小区广大住户的一封信”征得广大居民对此项工程的大力支持;抽调了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工作人员,分别派驻各综合整治改造现场,督工期、促进度,抓安全文明施工,确保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持现有建筑格局,采用“拆、修、添、改、亮”等手法,结合各楼院的文脉资源,对楼体、沿街立面和局部开敞空间进行整体改造。其中,“拆”是对楼体实施综合整治,拆除沿街居民楼晾衣架、防盗栏、违章建筑;“修”是对原既存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楼顶防水处理,对小区破损道路进行重新修整铺装;“添”是改造一层临街立面,增加外墙保温,完善沿街市政设施;“改”是改变原有无序、无型的临街建筑,对临街视觉较强的建筑进行统一治理;“亮”是对改造后的楼院、景点等设施进行亮化处理。本着“成熟一处、改造一处、提升一处”的改造思路,切实改善老旧楼院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9大翻新让老旧楼院大变脸
记者采访获悉,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城中区主要从9个方面对老旧楼院棚户区进行了整治改造。一是修缮房屋本体,对屋面进行防水保温处理,对房屋室内外墙进行保温和粉饰,对破损的台阶等公共设施进行修缮。二是统一更换改造项目所涉及到的窗户,更换破损的单元防盗对讲门,修缮损坏的楼梯扶手等。三是对敞露式的楼梯间进行全封闭,安装一层防护栏。四是修整、规范既有管线设施。对小区内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燃气等管线及设施设备,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要做到管线下地,条件不具备的住宅小区要统一高度和线路走向,禁止乱拉乱接。五是维修小区庭院给排水管网。疏通庭院内窨井、下水井、化粪池,更换破旧废弃管网,统一规划更换小区沿街门头。六是增设安全防范设施。修缮或更换破损的楼道灯、路灯,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可以根据居民意愿建设透景式围墙、大门、门卫室等设施。七是完善配套设施。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可建设物业管理用房,配套环卫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增设公示板、休闲椅、文化体育设施及小区公共停车位,还可增设门禁系统等。八是对住宅小区内破损严重的庭院道路进行修整、翻建。九是完善小区绿化。对有条件的住宅小区,统一规划,建设绿地,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还绿地于居民。
通过棚户区综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老旧楼院基础设施陈旧、功能不健全、环境脏乱差的城市“顽疾”,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真正成为了一项让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民心工程。(作者:盛楠 张克俭)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