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以自愿为原则 弥补师资不足
12月22日,金城江区第四小学的周校长说,金城江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培训内容,包括团队建设、队列训练、内务整理、心理素质拓展、感恩教育等方面,课程很丰富,收费方面物价部门也都核定过。学生到基地参加培训完全是自愿的。
周校长表示,他们学校有10多个学生没有参加培训,这些同学都被安排在学校自学,然后由老师统一进行学习辅导。周说,学校之所以安排这一培训活动,是听之前去参加了培训的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反馈都挺好,加上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有这方面的需要,而学校不具备这样的师资条件。他称,培训结束之后,发现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和进步。
12月20日,南国早报记者在金城江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看到,金城江区第二小学的300多名五六年级学生正在这个基地内进行培训。该校黄校长表示,五六年级学生仅有两名学生没有参加这次培训。
调查:
培训一拨学生 至少收12万元
受访的两校负责人对学生利用正常上课时间来参加课外培训是否合理,都没有明确表态。不过,她们都认为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较大帮助。据了解,自从该基地今年6月份成立以来,每个星期都有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被送来培训。
培训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基地主要采取半军事化管理。该工作人员说,每次最少有300名学生来参加培训,5天时间就可收费12万多元,参加培训人数最多时候能达到700多人,收费超过30万元,基地建设的相关投入超过100万元。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