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16日 史翔)

2014年01月27日 10:04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6日在宿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史 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首超千亿元,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首超百亿元,增长20.8%,增速居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60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8:41.7:33.5。“千百亿”目标顺利实现,动态指标保持全省先进,发展总量和速度同步提升,开启了我们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一是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千家,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加强企业帮扶指导,清理涉企收费项目181项,为企业减负30%以上。持之以恒打造轻纺食品、煤电能源、现代通信及应用三个千亿元产业基地。园区发展成为重要增长极,市经开区发展提速,产值过亿元企业达40家;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入驻项目近百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亿元;宿马园区一马当先,入驻项目45个,绩效考核名列皖北共建园区第一;高新区获准筹建,华为、世纪互联等项目投入运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44个乡镇工业增加值超亿元,36个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工业发展已经跻身全省中等行列。

  二是投资消费进一步扩大。超额完成省“861”建设任务,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增长25%以上,其中工业投资超430亿元,增长20%以上。25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鸿星尔克、冠军建材、惠丰新能源、海螺二期、协和风电、金黄庄煤矿、吉美纸业、鸿丰生物等9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承接转移,狠抓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100亿元,利用外资4.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深化与央企、省企、知名民企合作,引资220亿元以上。全年贷款增量过百亿,创历史新高,灵璧农商行开业,交通银行宿州分行、市农商行获批筹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南翔恒泰商贸物流城开工建设,大润发、希尔顿逸林酒店开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增长14%。有效投入的快速增长,蓄积了全市跨越赶超的强大能量。

  三是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畜禽生产“七连增”。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发展到68家、农业企业31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32家、家庭农场1317家、职业农民3639人,走在了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26家,砀山水果加工区跻身国家产业化示范基地。淮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解决3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埇桥、泗县、灵璧成为全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埇桥荣获“江淮杯”一等奖。萧县成为全国改革创新试点县。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16.3万亩。在全省率先启动人地挂钩试点,全国首个土地流转信托项目落户埇桥区帝元公司。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是城乡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市221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99亿元。泗许高速二期主体完工,宿淮铁路建成通车,宿灵泗等3条快速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大外环建设持续加快,洪河路新汴河大桥即将通车,市规划馆主体框架完工,文化艺术中心基本建成。四个县城新区建设亮点纷呈,“五个一”工程进展良好,四项任务基本完成。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费村等36个省级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完善征迁控违政策机制,全市完成征迁拆违67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超240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市城投集团顺利组建,全年融资40亿元。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根治非法营运三轮车,城区增绿90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示范段20公里,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65平方公里建成区功能日益完善,20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逐步拉开。今日的宿州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中等城市!

  五是民生民计进一步改善。全年民生支出17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0件惠民实事顺利实施。兴建城市节点游园16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5076户,新覆盖集中供暖居民3.5万户,新建“四有”社区12个,新汴河景观工程稳步推进,清水工程改造疏浚17公里。新建各类保障房3.3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综合考评居全省第一方阵。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五险”参保人数17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提高1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8.3%,救助孤儿3689名、贫困患病群众6.5万人次,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使用,城镇医保实现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

  六是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完成257所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组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巩固,12家县级医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市立医院通过三甲评审。WTA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成功举办,我市运动员王春雨勇夺亚锦赛田径金牌,全运会获得2金2银1铜。大型原创动画片《楚汉风云》在央视首播。话剧《石乡党魂——柯增华》晋京赴省演出圆满成功。灵璧磬云山地质公园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突破,成功承办全国计生协组织建设工作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有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推进“书记带头大走访”,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命案积案侦破全省第一。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各县区首次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目标考核。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六五”普法顺利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旅游、物价、质量、扶贫、对台、烟草、气象、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政府运行机制日趋规范。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一月一调度,强化工作落实。深入开展“点燃激情、提升效能”活动,实施“泗县赶泗洪、宿州学宿迁,泗县突破、全市跟进”,掀起效能建设新高潮。加大政府工作创新,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7.6%,对高新区、宿马园区分别下放权限166项、172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311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俭办事,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以政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也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必须牢固坚持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坚定发展自信、路径自信、模式自信,汇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磅礴力量;必须牢固坚持“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16字要求,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的生动局面;必须牢固坚持敢闯敢试、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着力推进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率、要红利;必须牢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时刻关注民情、服务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必须牢固坚持“点燃激情、提升效能”的工作要求,弘扬“五加二”、“白加黑”的作风,提振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抢抓机遇中推动发展,在应对挑战中争先进位。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中央和省驻宿单位、人民解放军驻宿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参与宿州建设的海内外客商、广大援宿干部,以及所有支持宿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市在全省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受经济下行态势影响,个别指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承载能力不强,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要素制约日趋加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少数群众生活困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四风”问题和腐败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机关效能建设尚需持续推进,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有序化解,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二、2014年的主要工作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综合判断,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工业化中期快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更加鲜明,双轮驱动积蓄的能量更加强劲,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皖北振兴政策叠加效应更加凸显,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交织阶段,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前进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对此,我们既要做好应对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坚定发展信心,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紧扣宿州实际,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实施“全市工业和城乡建设三年振兴计划”,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唱响县域经济主旋律,在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征程上,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主要动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指导扶持,加快振兴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全市工业和城乡建设三年振兴计划”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唱响县域经济的主旋律。

  彰显县域产业特色。振兴县域经济,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而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就是工业主导产业和产业集聚。各县区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加快首位产业培育,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全省争位次,皖北争上游。实施“3111”行动计划,各县区、各园区通过3年努力,打造1个在全国叫得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各县区、各园区实现工业税收超10亿元,其中首位工业产业税收超5亿元。支持埇桥区做大纺织服装产业,砀山县打造果蔬食品产业,萧县壮大食品医药产业,灵璧县发展轻纺食品产业,泗县做强机械电子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发展镇域经济、村集体经济,努力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坚持事权财权一致,进一步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全部清理、下放到位。建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县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支持。着力解决县域发展要素制约,出台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首位产业培育的实施意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下放支行业务权限,完善担保再担保体系,不断加大担保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积极争取省预留用地和点供地指标,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用地指标与县域重大工业项目相挂钩。

  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完善县域经济考核体系,加大对县区工业、园区和城乡建设相关指标的考核权重,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良好导向。继续坚持县域经济一月一调度,强化对县区首位产业的专项调度,全面激发县域经济自主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编辑一)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