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7日 夏庆丰)

2014年03月24日 14:29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7日铜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夏庆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奋力前行的一年,是发展战略更加坚定、发展措施更加扎实、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八大改革”成效明显。率先启动实施新农合大病市级统筹,得到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率先实施“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和户籍制度改革,有力地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三位一体”整装勘查市场化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获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居全省前列;稳步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大兴镇实现托管并纳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全市12个乡改镇、5个镇改办事处;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组建2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担保公司、20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铜仁农商行成功改制,贵阳银行正式开业,贵州银行铜仁分行正式入驻。“六争工作”亮点突出。万山转型发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和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给予大力支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获国家开发银行授信资金30亿元,全国开发性金融扶贫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并总结推广“铜仁经验”;万山“学生营养午餐”做法得到教育部肯定;防灾减灾特种装备贷款4120万美元、农村公路建设世行贷款1.亿美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起成立的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家发改委批筹我省第一支具有国家牌照的产业投资基金。抓特色、树典型、创经验取得新突破,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41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争取项目925个,总投资95亿元;争取政策支持36项,创经验典型62条,召开省级以上现场经验交流会36次。

  ——加快发展取得新成就。经济总量有新突破。地方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大关,预计增长17%左右,增速全省第六,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是“十一五”以来排位最好的一年;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2%,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有新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1006亿元。工业发展有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4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四。财政收支有新提升。财政总收入77.1亿元,增长2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5亿元,增长24.1%,增速全省第五;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5.亿元,增长13.1%,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存贷款和融资有新提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0亿元、490亿元,增长28.8%、28.9%;旅投公司成功发行旅游债券15亿元,梵投公司二期15亿元、水投公司20亿元债券发行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居民收入有新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97元,增速全省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6元。群众满意度有新提升。人民群众对加速发展的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

  ——结构转型迈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由27.:28.:44.调整为25.:29.:45.,二、三产比重逐步加大,经济结构稳步优化。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18户,新增115户,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36户,新增79户,是我市历年来工业企业建成投产最多、规模企业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产值3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黔东工 业聚集区完成产值3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工业园区特别是黔东工业聚集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快速推进。全市规划建设28个农业产业园区,其中15个进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45.3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10家、专业合作社220家;建成万元山、万元田27万亩,粮经比例从43:57调整为39.:6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7.%,增速全省第一。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启动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12个重点景区,成功举办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国际论坛、第二届旅发大会暨梵净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高端展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形象品牌;恢复北京航班,加密广州航班,贵阳航班机型实现“小改大”,空中通道”进一步拓宽。启动梵净山、大明边城5A级景区和九龙洞等5个4A级景区创建,启动思南石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梵净山成功列入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157.亿元,增长31.%。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一批物流园区、大型综合商场、专业市场;淘宝网铜仁馆、印江馆上线运营,电子商务平台启动成功。

  ——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区域性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完成交通投资175亿元,增长31%,占全省投资的23.%。铜玉铁路开工建设。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全线通车,高速通车里程达到356公里,实现8个区县通高速。松铜、沿德、安江高速加快推进。率先启动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两年行动计划,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和乌江航道建设快速推进。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投资15.亿元。江口鱼粮溪等6座续建和万山小云南等4座新建中型水库快速推进,在建中型水库占全省21%。解决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

  万亩,新增日供水能力13万方、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方。电力、通信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能源投资32亿元,沙沱电站建成发电。完成电网投资4.亿元,盘石风电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完成信息产业投资9.8亿元,新增移动基站411个、通宽带行政村240个、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中的旅游、交通项目落户我市。

  —— 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规划攻坚年和规划严管年要求,完成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及时修编和完善各县县城总体规划。加快铜仁中心城区建设。坚持“建新城”与“疏老城”并重,围绕“四纵九横”城市路网规划,加快推进武陵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新建、改造城市干道150公里;扎实开展“五城联创”,争取到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启动建设睿力国际城等30个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文笔峰等山体公园和木杉河湿地公园,获得绿色城市称号。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同城化、产城一体化发展,围绕交通路网节点,规划建设示范小城镇16个,启动实施项目223个,完成投资30.亿元。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38%。德江县经营城市做法、松桃县城扩容提质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和推广。

  ——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完成石阡、印江2个县和黄道乡等45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任务,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5.个百分点。实施扶贫生态移民2.万人,改造农村危房37154户,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7359套,均占全省六分之一多,扶贫生态移民“铜仁做法”得到国家、省高度肯定。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完成教育投资25亿元。统筹推进川硐教育园区建设,铜仁学院实现部分搬迁,铜仁一中18个单体全部封顶,铜仁中心城区中小学新增班级184个,化解大班额46%。新组建的市人民医院升创“三甲”,川硐新院初步具备搬迁条件。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锦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石漠化治理18.4万亩,植树造林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3%。全市社会保险参保254万人次,基金征缴11.亿元,新农合参合率98.%;城市低保提标增幅17.%,农村低保提标增幅18.%。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增妇女小贷4.2亿元,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大力推进“民情快车”、应急联动信息系统建设,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提升“平安铜仁”建设水平;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实现“三降”。群众安全感测评达到95.8%,名列全省第二。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狠抓“四风”治理,严格“约法三章”。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取消审批项目13项,合并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59项减少到144项,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2.3亿元,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计划实施。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300件,满意率100%。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依法公开政务 信息。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科长大评议”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浮”,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同时,国防教育、双拥、档案、气象、人防、科普、老龄、外事侨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文学艺术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发展举措,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抓重点。始终围绕“四化同步、一业振兴”,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重点抓投资、抓产业、抓招商,抓增速、抓总量、抓民生,确保了核心指标大幅提升。二是攻难点。努力克服市场低迷、价格倒挂、停产面扩大等因素影响,及时实施“三补一贴”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三是树亮点。把“八大改革”作为加速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活力,把“六争”作为争取上级关心、支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促使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落地建设,使更多的“铜仁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四是补弱点。针对两次“钱荒”,创新融资手段,强化要素保障,全年新增融资11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针对招商引资企业落地速度放缓,实行“5+5”模式,增加招商频次,提高招商精准度。总结一年的工作成效,呈现四大态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大关,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投资需求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达到78%以上,成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二是工业企业大幅增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明显。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1%,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三是城市扩容提质,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突出。城镇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4.%,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四是民生持续改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巩固。实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既增加了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又巩固了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全市上下以单项突破积蓄力量,凝聚人心,酝酿着带动全面突破的态势。因历史欠账等原因,我们与其他市州相比,既比条件更比干劲,既比总量更比增幅,既比现状更比势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铜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兄弟市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铜仁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少、不协调的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处于打基础、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阶段仍未改变;实体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项目不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仍然不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仍然不多;就业难、城乡居民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仍然需要着力克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改革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我们既面临着“赶”、转”、改”的繁重任务,又面临着宏观政策向好、经济走势趋好、自身发展条件变好的有利形势。从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投资民生等领域的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增加,对发行地方债务将进一步放松,对西部“1亿人”的城镇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全省经济走势看,全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没有变化、两加一推”的主基调没有变化、加快发展的群众诉求没有变化、增比进位的逼人态势没有变化,特别是随着全省交通系统“三年会战”、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5个100工程”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必将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全市发展趋势看,铜仁正处于爬坡阶段的换挡期,只有踩住加快发展的“油门”才能冲过去,换不好挡就有滑下去的风险,所以必须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增强企业进驻的信心,才能促进产业发展,才能带动就业,才能改善民生,才能确保同步小康。从干部群众后发赶超促发展气势看,目前全市上下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谋发展的心情十分急迫,后发赶超的期望值很高。我们也知道,铜仁要干好很难,但是不干或少干更难;铜仁要发展好很难,但是不发展或慢发展更难。善弈者谋其势”、谋局必谋势”。我们要统一思想,因势利导,保持定力、顶住压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坚决防止杂音扰曲、坚决防止信心动摇、坚决防止措施弱化、坚决防止速度下滑,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要务,把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就能把美好幸福新铜仁的宏伟蓝图写在黔东大地上。图为夏庆丰在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稳中求快、快中保好”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抓出特色、创出亮点,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2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23%、41%、55%、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5%、27%,科技贡献率达到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7%以上;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确定的涨幅内。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我市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必由之路。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启动的36项行动,全力构筑全省的开放前沿、武陵山区的发展高地。我们要以改革统揽发展全局 、以改革增加内生动力、以改革增进人民福祉、以改革营造开放环境、以改革提升政府效能,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再创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新时代。

  当前要重点抓好十一项年度改革任务的落实。(1)继续深化“八大改革”。重点围绕“三权”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全覆盖等配套平台建设,确保“三权”能流转、融资、变现。(2)深化政务体制改革。扩大简政放权范围,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推进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探索中介机构入驻政务中心试点工作,破解中介机构在行政审批中的“中梗阻”问题。抓好行政审批网络建设,推行市、区(县)和市直部门联网审批运行模式。规范招投标程序,建立各县连接省级评标专家库的端口,严厉打击违规招投标行为。(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应中央减少专项、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变化,制定产业资金、专项支付以奖代补政策。建立财政资金全口径管理模式,推动财政刚性预算,建立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的筹措机制,增强市县财政实力和统筹能力。(4)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区域设置和管理体制。强化市级对规划和国土的统筹权,有序理顺城管事项、建设办证、房屋产权登记等市、区分级负责体制,统筹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布局,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改革。(5)深化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制定精准扶贫实施办法和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细则。

  推行重大扶贫专项、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法。(6)探索矿权市场化改革。按照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激活二级市场的模式,推进整装勘查和矿权改革,积极引进资本参与石材、页岩气、锰矿、含钾页岩等矿权开发利用工作。开展矿产资源“圈而不探、占而不采”专项治理。(7)加快外贸服务体系改革。抓住商务部把铜仁列为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争取把铜仁打造为外贸基地,力争海关等机构进驻,加强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8)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9)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由事前优惠转向事前、事中、事后优惠相结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0)建立农民市民化保障接续机制。抓好农民市民化试点,探索农低保转城低保、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医疗再保险等社会保障的接续改革。对搬迁到示范小城镇、生态移民房、公租房、廉租房的农民在户籍登记中优先接转。(11)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落实“生态红线”,探索将生态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考评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问责制和约谈制度。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